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6日,第三届中国甘薯大会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企业人士代表,围绕甘薯产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大会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推动甘薯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全产业链转型,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唐银刚摄
作为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自治县,彭水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红薯产业打造成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玉萍介绍,当地构建了红薯产业“1631”发展体系,研发特色薯种10余个,建成加工生产线42条,开发出火锅宽粉、酸辣粉等11类产品,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彭水晶丝苕粉成功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带动10万薯农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探索出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的新路径。
大会期间,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分享了全球甘薯产业发展经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我国作为世界甘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30%,产量占55%,产业已形成从种业创新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报告中,李强特别对彭水的发展模式给予了肯定。该模式以“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动”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这一创新模式,30万亩种植基地实现亩均效益提升800元,为我国西南丘陵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示范。
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与彭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晶丝苕粉进入全国20万家火锅门店。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称,重庆火锅年产业链规模达3400亿元,双方将共同开发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即食薯类产品,让彭水苕粉“搭乘”火锅走向世界。(唐银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