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1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者,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顾欣、2024级设计学研究生董恬受邀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观摩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亲眼见证了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航天员穿着印有自己设计标识的宇航服飞向太空。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据了解,本次航天标识设计包含多个任务,由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党委常委、副院长段胜峰牵头,多个师生团队历时一个月集中创作与多轮打磨,产出并投稿80余件作品,4件作品入围网络投票环节。最终,董恬同学与顾欣教授一同完成的设计作品,被正式确定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据川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顾欣介绍,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的主要元素由航天员头盔、天文仪双圆环、地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以及中国空间站组成,整体采用轴对称构图,将焦点汇聚于视觉中线,自上而下串联各核心元素,观看视线流畅自然。标识简洁而富有深意,既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又彰显了中国航天逐梦寰宇的探索精神与家国情怀。
“在构思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初始阶段,设计团队就对多种航天元素进行筛选,最终将航天员头盔确定为创意起点。”顾欣介绍。在后续修改中,团队还对整体色彩进行了系统优化,增强标识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视觉辨识度与传播效力。
 
航天主题活动。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这是川美继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之后,在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方面的又一喜讯。近年来,川美通过将国之重器的战略需求转化为育人坐标,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熔铸为教育基因,依托航天设计开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打造“命题里有国家、画笔里有使命”的卓越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一批既具专业技能又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民设计师”,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文化自信与科技魅力。(张玉芳 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