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日至2日,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召开。本次会议以“新时代中国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承办。
 
活动现场。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立法学研究会会长许安标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顺清,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重庆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何国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欧顺清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大力开展创制性立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立法质量指引,积极探索开展数智立法,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提高立法质量。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多为立法工作建言献策,希望西南政法大学继续发挥法学学科和科研优势,为推动立法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林维在致辞中介绍,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创始成员单位,始终居于国家立法理论研究核心阵地。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立法需求,依托立法研究院等平台,陆续获批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央网信办等一系列立法联系点,已成为全国拥有国家级立法联系点最多的高校之一。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题演讲环节。
主题演讲单元一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张绍明主持,杨宗科、姚潜迅、潘红祥、王腊生、温泽彬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的行使、地方立法视角下立法体制的建立与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创新、以立法创新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等主题先后发言。
主题演讲单元二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刘作翔主持,刘松山、徐孟洲、湛中乐、黄瑶、熊文钊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中国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制定“金融法”推动金融立法的系统化、教育法典编纂中的高等教育编立法、我国涉外立法与国家的保护性管辖原则、组织立法等主题先后发言。
11月2日上午,年会第三场主题演讲举行。付子堂、丁祖年、苗连营、徐华、高绍林等五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兴领域立法问题与对策、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依宪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设区的市人大立法工作实践、具身智能发展对立法的挑战与应对等主题先后发言。
在闭幕式上,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一批立法学领域的青年人才代表在分论坛上向大会作了学术总结。(戴立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