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哇,真的褪色了!”“看,我这片叶子变成透明的了。”近日,在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的“叶脉画”制作课堂上,一片片叶子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灵动的动物、秀美的山水,展示着多学科融合的成果。
叶脉画展示。合阳中学供图
这门始于2010年的特色课程,如今已成为学校科创教育的标志性成果,不仅融入生物、化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更走出校园登上了“合商兴合”恳谈会的展台,部分作品还被作为礼品赠予嘉宾。
从最初的应急创意到如今的品牌课程,叶脉画的生长轨迹正是学校科技教育理念的缩影。近年来,合阳中学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为指引,打破学科壁垒,以“叶脉画”“生活与物理”等特色项目为核心,开发了56门校本课程。其中,《多彩的叶脉》课程凭借其鲜明的生活化特色与卓越的跨学科属性,获评重庆市STEAM课程案例一等奖;《生活与物理》课程则从“自行车减震原理”“厨房中的热传递”“家电节能技巧”等生活场景切入,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激发学习兴趣。
如今,合阳中学已走出一条以“生活化科创”为基石、以“价值化引领”为灵魂的科技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活化科普课程,结合“家庭电路安全”讲解电学原理,围绕“食品保质期”科普微生物知识,在“垃圾分类”中传递环保理念,同步融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依托科技社团开展兴趣导向的实践活动,围绕“社区老人智能呼叫器设计”“校园快递柜优化”“家用节水龙头改造”等贴近生活的课题进行探究;搭建专项攻关平台,聚焦农田灌溉、停车难等社会问题,进行高强度科创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用科技解决社会难题”的远大志向。
从以物理学科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开展一系列贴近日常的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到创建科研团队,将科创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校以“思政赋能科技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为了让成长轨迹全面可见,学校创新构建了“五维三阶+动态能量”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从品德、学业、身心、艺术、劳动五个维度,结合“科普筑基、科教赋能、科创拔尖”三阶培养目标,并引入“动态能量值”积分机制,全过程、多角度记录学生在科创实践中的成长轨迹。
例如,学生参与“科技作品义卖”捐助公益,可获得“品德+劳动”积分;在团队项目中主动承担难题攻关,可获得“身心+学业”积分;设计的作品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可获得“艺术+学业”积分。“动态能量值”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记录与可视化呈现,学生、教师、家长均可随时查看积分明细与个性化成长报告,使评价从“终结性判断”转变为“过程性激励”与“发展性引导”。
这种多元评价体系,有效引导学生不再仅仅关注结果,而是更重视参与、思考与成长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以评价促发展”。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入选2025年度重庆市中小学STEM教育实验室立项名单……一份份荣誉和认可的背后,正是合阳中学多年来科技教育成果的体现。未来,随着科技馆与航空主题馆等功能空间的优化、校本课程的持续开发、AI技术分析应用于个性化指导,合阳中学科技育人的脉络将更加清晰。(肖依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