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9日,一场主题为“艺起反诈·乐龄万家行”的银龄反诈文艺宣传活动,在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开展。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共同指导,光明网、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中国电信重庆公司、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主办。活动通过小品、歌舞与民警现场讲解,将反诈知识巧妙“包装”,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屏幕共享的风险”和“96110专线的作用”。
看剧识骗:诈骗套路被拆穿了
 
活动现场。
“原来骗子是这样一步步套信息的!”看完鸿恩合唱艺术团演出的小品《网络诈骗》后,居民李阿姨恍然大悟。演员们用贴近生活的表演,讲述了一位老年人在虚拟网络中遭遇“高收益理财”陷阱的故事,生动还原了诈骗分子如何利用“稳赚不赔”的话术步步设局,最终让老人落入圈套的过程。情节紧凑、对白幽默,引得观众时而笑声不断,时而陷入沉思。
 
活动现场。
随后,梦之旅艺术团上演的小品《儿子的电话》,聚焦于冒充熟人类型的诈骗,演员通过细腻的情感演绎,真实再现了老人接到“儿子车祸电话”后,从惊慌、心疼到最终识破骗局的心理变化,引得不少老年观众频频点头表示共鸣。不久前,该小品凭借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荣获重庆市“巴人讲习”基层理论文艺微宣讲创作扶持奖。
两个小品犹如“反诈教科书”,让居民在笑声与掌声中识破骗局。
听讲得窍:钱袋子守好了
 
反诈民警现场分享电诈案例。
活动现场,渝中区反诈骗中心民警走上舞台,为居民重点解析了“反诈公式”,指出识别诈骗可把握三个关键要素:索要个人信息、通过互联网联系、要求转账汇款。“凡是具备这三点的,极有可能就是诈骗。”
民警特别强调:“千万注意不要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他进一步详细解释了该功能的风险:“一旦开启屏幕共享,你的手机操作、短信验证码,甚至支付密码将完全暴露。共享屏幕就等于共享钱包!”
此外,民警还向居民普及了全国统一反诈预警专线“96110”。该专线由中国公安部、工信部联合推出,“只要接到这个号码的来电,说明您或家人可能正面临诈骗风险,请务必接听。”
整场活动在舞蹈的热烈节奏与居民的掌声中落下帷幕。现场观众表示,这样的宣传“既好看又实用”,不仅欣赏了节目,更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反诈技巧。
本次活动借助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银龄反诈宣传注入地气与温度,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耳入心。(文/图 靳洪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