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时代楷模”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分享会在重庆巾帼园举行。团队代表梅玫、龚珊、唐焕然等7名同志分享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分享会在重庆巾帼园举行。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吴礼霜 摄
据了解,渝检护“未”团队主要从事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工作。自2004年“莎姐”成立以来,由1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拓展到45个维权岗,成员发展到500余人,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等7名同志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据悉,2025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
活动现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詹文渝以《为了孩子,他们竭尽所能》为题,讲述了渝检护“未”团队二十一年来从无到有、成长壮大、迭代升级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团队代表“为党护苗、为国护未”,倾情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故事。她说:“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她期盼全社会、各行业、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德法相伴,携手同行,护卫孩子成长的路,温暖孩子稚嫩的心,成为孩子前行的光。

团队代表正在分享。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吴礼霜 摄
“我们不只是执法者,更是帮他们的知心人。”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梅玫分享了《我和孩子共成长》的故事,她以多起真实案例,勾勒出团队用司法温情修复家庭、唤醒希望的细节,让在场听众感受到法治的温暖;璧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韩丹的发言则传递出信仰的力量。作为曾聆听“莎姐”法治课的中学生,她回忆起“莎姐”对自己的引领与影响,如今她身着制服成为团队一员,感慨道:“十年前,是渝检护‘未’的光照亮我;十年后,我也成了追光人。”
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还有不同角色的参与者诠释着“共护”的意义,“渝好爱心妈妈”张耀元就是其中一员。她曾帮扶过一位先天缺失右手、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男孩阳阳,为此,他特意联系到同样肢体残疾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陈冰为阳阳写信鼓劲。在多方关怀下,阳阳重拾信心,不仅性格变得开朗,还敢于追梦,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奋勇拼搏,从自卑少年蜕变为赛场勇士。
听完现场的故事,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既是对“时代楷模”精神的致敬,更是对“全社会共护未来”的号召。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周金霞表示,此次活动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非孤立存在,法律的刚性兜底、家庭的柔性修复、社会的温暖陪伴,环环相扣才能稳稳托住孩子的未来。
基层妇联执委胡馨也表示,渝检护“未”团队的坚守与创新,为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鲜活范本。“他们用专业与耐心打破‘司法冰冷’的刻板印象,我们也要耐心细致地把‘娘家人’的温暖落到实处。”
“学习先进事迹,不仅是感动,更是对工作的激励。”市妇儿工委办副主任唐晓琴介绍,市妇联已初步形成“一专班、双会商、六保护”工作格局,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六位一体”协同运行,合力织密关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大安全网。全市妇联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携手社会各界,用法治与温情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让“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温暖底色,让“娘家人”的守护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记者 吴礼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