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郁病’理论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培训班”在重庆市江津区举办。培训班聚焦慢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探讨“郁病”理论与中医慢病管理的融合路径,为推动形成“身心共治”的创新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据悉,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易怒喜哭等。该理论在现代慢病管理中呈现出日益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津区中医院等单位的权威专家,围绕“郁病”理论在慢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系统讲解。与会专家指出,“郁病”表现不仅限于传统认知的精神情志症状,更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身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多种慢性疾病伴随的心理障碍高度相关。培训内容从“CKD慢病管理策略”到“慢病管理从‘正心’开始”的身心同治理念,系统阐释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兼顾心理与生理健康的重要性。
为巩固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特别设置了结业考核环节。通过系统性的知识测试和案例分析,学员们进一步夯实了所学内容,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身心共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申敏 严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