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员会、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泛巴地区巴文化研究发展交流会”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搭建跨区域、跨学科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推动签署了《泛巴地区文旅交流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在考古共研、文物共展、文旅共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打造“巴文化走廊”、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会议现场。朱志强摄
开幕式现场,涪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董奕锋致欢迎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讲话。随后,幸军与涪陵区委书记黎勇一同为“涪陵区巴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揭牌。现场还签署了《巴清》剧目合作协议书与《泛巴地区文旅交流合作备忘录》,并正式推介巴文化主题游径、发布泛巴地区景区互免合作计划。
主旨发言环节,东南大学汪艳、重庆师范大学蒋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卫东等专家学者,围绕“巴文化地区城市发展与变迁研究”“早期巴蜀符号和巴蜀印章的新线索”“巴地‘华夏化’过程的再反思”等题目展开探讨,从考古发现、历史演进和遗产保护等多维度阐释巴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馆员王川平对主旨发言进行了总结。
当日下午,会议转入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考古新发现与文明进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区域协作机制与未来发展”等方向展开交流,就巴文化研究的学术前沿与区域协同路径进行热烈讨论,形成广泛共识。
巴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巴文化的核心传承区,涪陵正以小田溪遗址保护利用为引擎,持续推进巴文化研究、阐释与转化工作。此次会议的顺利举办,不仅标志着泛巴地区巴文化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李心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