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2025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咨询活动在渝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两江新区管委会承办。会上,4位院士专家聚焦“AI+空天”主题,围绕空天信息科技前沿、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动态作主旨演讲,大批高质量项目现场签约。
活动现场。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前瞻研判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作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重庆将空天信息产业列为未来产业之首,加快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底,全市集聚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业78家,初步形成“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管控——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应用”产业生态。
接下来,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如何乘势而上?会上,4位院士专家的权威解读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分别围绕“论空天时空智能”“智能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低空经济电磁安全”“智能航天助力两创发展”主题作主旨演讲,前瞻研判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权威解析人工智能赋能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动态,为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启发。
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
会上,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时空”)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耕宇牧星(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耕宇牧星”)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时空计划在重庆部署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依托丰富的低空经济、智能网联、交通物流等场景资源开展创新应用,助力重庆打造北斗规模应用的区域标杆。
重点项目签约。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签约落地的耕宇牧星总部及年产300颗卫星工厂建设项目,拟建设全球总部及智能生产基地,分三期打造年产300颗卫星的智能化产能体系。
此外,两江新区管委会分别与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氦星光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活动还邀请低空经济、卫星制造、星座建设、空间智能等领域7个优质产业项目现场路演,各行业专家、股权投资机构等专家团队,从技术壁垒、市场潜力、盈利模式等维度“把脉问诊”。(张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