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3日,记者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获悉,截至今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度发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自2017年实现常态化开行以来,截至2024年底,该班列年累货物发送量已达96万标箱,实现8年增长283倍。
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陆续开通新线路,比如“重庆—钦州—迪拜”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专列、“海南—钦州—西安”粮油班列、“阿联酋—钦州—兰州”汽车班列、“RCEP—北部湾港—河南”铁海联运双向班列等,标志着通道运营已经走向成熟稳定。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介绍,8年来,铁海联运班列年度开行数量持续增长,提升了我国西部地区广大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吸引更多产业向西部内陆聚集,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在线路上,该班列从最初的一条线,到如今常态化开行北部湾港—重庆、北部湾港—四川、北部湾港—云南、北部湾港—贵州、北部湾港—桂东/桂北等24条图定运行线路,实现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衔接。其中以北部湾港、湛江港为起点的图定运行线路已达14条,形成以北部湾港为主要进出海节点,以重庆、成都为运营组织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覆盖西部主要城市的运输网络。
运营稳定、路线丰富,运输货物自然也越来越多。如今,东南亚的大米、山竹、百香果、榴莲、龙眼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陆海新通道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产品等产品采用通关一体化模式,向海关完成出口申报后,就可通过铁路和海运无缝衔接运往国外。
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多个品种增加至粮食、汽车配件、电脑配件、装饰材料等1316种,辐射我国18省75市163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无到有、从试运行到常态化、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展示出良好发展势头,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了强劲动能。”刘玮说。
(文/记者 杨骏 实习生 李俊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