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重庆的轨道交通不仅是市民的通勤线,更已成为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属国企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公共出行服务水平,满足老百姓出行需求?
9月28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董事长石继东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聚焦市民与游客出行需求,突出“安全、便捷、绿色、优质、高效”的发展导向,从四方面推动公共交通服务迭代升级。
深化投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切实增进民生福祉。重庆交通开投集团5年累计投入近2000亿元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线网从9条177个站点拓展到13条271个站点,建成运营了江跳线、璧铜线两条市郊铁路,公交线网从672条、2704公里拓展至795条、3488公里,把“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变为“家门口上车”的便利。
突出便民惠民,优化服务供给,精准响应民生期待。轨道站点50米内公交换乘覆盖率达84%,让“轨道通全城、公交到家门”不再是一句口号;持续践行“列车不到站、公交不收班”的服务承诺,在国庆节、跨年夜等重大节假日提供延时运营服务;创新推出“响应公交”——它就像“网约车”,老百姓手机预约,车就近等候;开设“小巷公交”“爱心预约”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要;推出半山小巴、观光巴士等产品业态,串联热门景点,让游客“一线通达、畅游山城”。
升级枢纽站场,提升服务能级,主动对接民生需求。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成功打造沙坪坝枢纽金沙天街等综合服务体,打造李子坝轨道穿楼、动物园熊猫主题、幸福广场廉洁主题等车站。在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重庆北站南广场等交通枢纽站点推出行李“存寄取”一站式服务,在多个轨道站点设置纳凉区、开设“轨道市集”,让站场融入生活圈,把站场变为可休息、可购物、可就业的暖心驿站,让出行成为一种生活体验。
坚持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交通,有效化解民生难题。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打造“畅行重庆”小程序,向市民免费公开17项公共交通信息,在家就能规划好出行路线;建成投用智能调度系统,高峰期公交平均候车时间压缩至8.3分钟,轨道最小发车间隔优化至2分30秒,努力让每位乘客“少等候、准点达”。
石继东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重庆公共交通不仅“通达全城”,更能“乐享途中”,真正成为市民依赖、游客称赞的出行保障线、流动风景线。
(记者 梁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