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5日,在重庆渝中区地下120米深处,随着“长江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标志着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为渝厦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贯通。中铁十四局供图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是渝厦高铁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
据介绍,该隧道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南岸区,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全长11942米。其中,隧道盾构段全长3845米,穿越长江段长达1282米,采用的是自主选型设计的“长江号”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2.66米。
这条隧道是长江上游第一条高铁穿江隧道,也是国内首个洞内完成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拆解全流程作业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起始于重庆火车站,沿途下穿市政道路、高架桥梁、轨道交通线、多处建筑群、长江主航道及南山山体,整体呈现“穿山、穿城、穿江、穿水”的复杂特点,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极高。
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刚申富介绍,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高水压、复杂地质和周边建筑群等多重挑战。尤其在穿越长江主航道时,最大水深达42米,最小岩石覆盖厚度仅10米,最大水压高达9.3巴。
对此,项目通过引入盾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从地面指挥中心到盾构机内部操作的“云上互联”和协同管理,确保了毫米级的高精度掘进,保障了盾构隧道的安全顺利贯通。
工作人员检查盾构机工作运行情况。中铁十四局供图
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武隆指挥部指挥长杨智勇介绍,面对这些挑战,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在穿江越海隧道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长江号”盾构机特别定制了一系列先进技术解决方案,配置了高精度气液压力平衡系统、高压冲刷系统和带压重型刀盘等关键装置,并创新引入了有害气体自动监测、主驱动密封压力自动平衡等先进技术。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也是国内首个洞内完成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拆解全流程作业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中铁二院技术团队通过自主摸索与技术创新,首创“上部拱盖复合式衬砌+下部边墙锚杆挡墙叠合二衬结构”的洞室结构设计,攻克了3500吨级大直径盾构机在洞内精准组装、始发等难题,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长江号”此次也在扩大洞室内接收,贯通后还将紧张推进盾构机洞内拆解等任务。
据了解,渝厦高铁起自重庆,途经湖南张家界、常德、长沙,江西赣州、瑞金,福建龙岩、漳州,终至厦门,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地位十分重要。目前,重庆东至长沙段、赣州至厦门段已开通,待重庆至重庆东段、长沙至赣州段建成后,将共同形成重庆至厦门的高铁大通道,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