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4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的说明,25日又进行了分组审议。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自2017年施行以来,对推动重庆城市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管线安全运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重庆市建成区共有各类地下管道16.42万公里(容纳管线23.09万公里),综合管廊200公里,中心城区管线密度达104公里/每平方公里。重庆“数字管线”应用成果显著,建成了首个省级全量一体化管线数字孪生系统,中心城区8.2万公里管线实现数字孪生。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地下空间资源愈发紧张。原条例已不能适应当前城市管线管理实际工作需要。如,地下管线管理涉及部门和单位多,缺乏有效协调,难以形成管理合力;管线建设计划统筹不力,道路反复开挖等,都需通过修订加以解决。为提高城市管线管理法治化水平,固化重庆市城市管线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成果,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修订《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被列为2025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
按照工作安排,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司法局等部门书面征求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意见,赴市内外调研、座谈听取意见建议,专门听取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召开论证会对重点问题进行论证,邀请市人大环资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入指导。在此基础上,经充分研讨论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修订草案。
修订草案共7章52条,新增13条,修改39条,删除13条。修订草案强化了数字赋能管线管理,提出加强管线数据归集,强化感知设备安装,提升管线实时感知能力,健全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提出实行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管线规划统筹,加强管线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建立管线巡护和隐患排查制度,完善综合管廊管理机制。加强管线运维风险管控,明确定期开展管线体检要求,完善管线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修订草案还提出,严控道路挖掘频次,强化管线建设计划管理,加强与城市道路建设、挖掘等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的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明确要求合理安排管线建设工期和时序;严格道路挖掘手续办理,鼓励以非开挖方式敷设城市管线。
市人大环资委审议意见认为,此次修订强化“数字管线”应用。修订草案是全国首部设置“数字管线”专章的地方性法规,将以数字化驱动重庆地下管线治理体系重构。修订草案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借鉴了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符合重庆市现实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修订草案提出系列修改建议。
(文/记者 王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