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组团”赴蓉开展产业对接 42个重点项目签约投资额近百亿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产业·金融 > 正文

重庆“组团”赴蓉开展产业对接 42个重点项目签约投资额近百亿元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9-26 10:26

  双城携手,川渝商机涌动。9月25日下午,重庆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对接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以“双城链动·渝见未来”为主题,以产业协同为纽带,搭建起两地资源对接、项目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现场4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100亿元,为成渝地区从“地理相邻”向“产业共生”升级注入新动能。

  链动发展:多维“链接”织密双城合作网络

  “链接国家战略与市场机遇、东部资源与西部沃土、全球创新要素与本地产业基础,我们正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链接网络。”活动现场,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帆分享了成渝地区的发展机遇与合作愿景。

  当前,川渝两地正以交通、开放、数字三大维度为支撑,持续织密合作网络,让“双核”联动的基础愈发坚实。

  在交通链接上,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通道加快建设,“双核”1小时直达、毗邻地区1小时通勤的交通格局逐步成型。成渝世界级机场群航线网络覆盖全球,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如期开港,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顺利通航,陆海联运效率不断提升,为产业协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保障。

  开放链接方面,川渝两地共同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硬联通”和综合服务“软联通”,中泰、中越等国际班列的开通,构建起“链接全球、辐射内陆”的多式联运集疏体系。同时,两地深化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不断提升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过5700列,为成渝地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数字链接则为产业协同插上“智慧翅膀”。川渝两地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标识解析成都综合节点接入重庆顶级节点,实现两地二级节点互联互通,目前已链接企业超4万家,标识注册量突破409亿。

  协同共生:产业融合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经济总量突破7.7万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提质。

  活动现场公布的这组数据,彰显了川渝产业协同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两地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核心,在战略、产业、科创三大领域持续深化协同,逐步构筑起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协同上,川渝两地携手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构建起系统完备、衔接顺畅的“1+N”规划政策体系。川渝高竹新区等一批跨区域合作平台的设立,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落地见效,实现战略同频、行动同步、政策同效。

  产业协同方面,两地聚焦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扩链行动,推动“长板”环节优势互补、互相配套。以汽车产业为例,一辆“重庆造”汽车,四川产配套产品占比超80%,2024年川渝两地汽车总产量达34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8.7万辆,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我们在手订单客户众多,急需扩大西南片区基地。”科创板上市企业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传感器事业部总经理苏畅介绍,他们将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提升对长安、赛力斯等主要客户的服务配套能力。目前,一期项目正处于装修及新设备入场调试阶段,2026年一季度部分设备调试量产,投产后预计产能1500万套传感器,形成约1.53亿元年产值。

  科创协同则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引擎”。川渝两地共筑西部科学城,扩大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全国影响力,推进“高端装备铸锻件极限制造”等8个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启动成渝地区科技合作“双千”计划,发布重要成果和新计划103项,促成技术交易、项目投资等签约46亿元。

  合作共赢:项目落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活动现场,4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领域,为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项目类型来看,新能源产业成为此次签约的“主力军”。比如,此次大足与成都多普力签约的新能源摩托车配套生产项目,项目用地50亩,计划建成年产能1000万套电动车中央控制系统生产线。这一项目将填补当地产业链空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大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廷力说,大足新能源摩托车产业本地配套率已超过60%,今年产量将突破200万台,力争到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智能制造项目则为重庆“智造重镇”建设添砖加瓦。比如,西安德盟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刚石底座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永川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位置优越,离西安近,芯片产业链有优势,最吸引我们的是永川政府服务主动周到,融资优势大,基金运作灵活。”该公司副总经理郭琪说,他们专注第四代半导体单晶金刚石材料研发,其产品尺寸大、品质达电子级,性能全面,散热是氮化镓5倍左右,可用于芯片基底及基础材料。项目计划在永川投资5000万-8000万元,力争2027年投产,满产产值1亿元。

  此次活动吸引到300多家国内外重点企业参与,涵盖90余家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央国企、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以及60余家商协会和科研院所。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协会产业协同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将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商协会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两地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汇聚更多力量。

  “近年来,我们既在区域协作、产业协同等方面助推两地联动,更在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服务等领域促进两地互动。”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主任李历介绍,2021年以来,已推动云贵川陕藏等地区渝商回渝投资超486亿元。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联合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异地商会和校友会等资源,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产业对接,搭建重庆市与重点区域企业沟通对接平台,持续扩大重庆制造业“朋友圈”,共同助力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佘振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