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庭与上班撞期?重庆江北区法院创新推出“夜间法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法治·公益 > 正文

开庭与上班撞期?重庆江北区法院创新推出“夜间法庭”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9-25 10:20

  近日,夜幕下的重庆江北区金融诉讼服务区灯火通明,一起保险纠纷案件正在“夜间法庭”有序审理。“不用请假,下班刚好赶上!”刚结束庭审的当事人李先生感慨地说。

  这是江北区人民法院机制创新、体现便民温度的一项举措。自今年8月运行以来,该法院“夜间法庭”共审理案件547件,化解纠纷182件,当事人对此项举措纷纷点赞。

  现代金融作为江北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金融资产规模达3.5万亿元。庞大的金融交易体量也伴随着金融纠纷的增长,今年以来该院已审结金融案件14489件,诉争标的额约38亿元,其中大量案件当事人为工薪阶层、小微企业主等群体,“开庭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冲突,成为他们参与诉讼的一道现实难题。

  “不少当事人反映白天请假很困难,有的甚至在法庭上算起误工损失。”江北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副庭长陈丽蔚回忆,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位快递小哥的请求:“我真心愿意出庭,但我是快递员,我们站点远、人手紧,假不好请,当天一定要送完当天的件,就算抓紧时间送完赶过来,也差不多晚上8点。您看,法院能不能安排那个时间开庭?”

  群众的难题就是司法服务的切入点。江北区人民法院迅速着手创设“夜间法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此类“时间困境”,江北区人民法院创新推出“夜间法庭”机制。该机制采用错时提供诉讼服务的方式,结合江北区金融机构集聚程度高的实际,聚焦上班族日常工作与开庭时间存在“时差”问题,在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江北嘴设立夜间法庭,方便当事人在业外时间应诉。

  二是规范夜间法庭适用,出台《工作方案》,按照“自愿合法、高效便民、调解优先、安全保障”的原则,经当事人同意,对法律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保险纠纷和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且争议不大的案件可采取夜间法庭审理。

  三是促推纠纷实质化解,按照“程序简化、调解优先、多元化解、即时确认”的工作模式,在专门团队集中审理的基础上,联动多个调解组织,协同化解、实质解纷。

  此外,夜间法庭的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从单一庭审拓展至先行调解、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多元司法服务,并与“金马在线”智慧诉服平台协同,构建起“线下+线上、全天候响应”的司法服务新体验。

  江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熊德全说,未来,该院将与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联动,广泛吸纳资深调解员、律师志愿者等优质社会资源,持续完善“夜间调解工作室”运行机制。同时,进一步拓展“金马在线”智慧诉服平台功能,发布夜间法庭申请指引、排期动态,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便捷、透明的夜间司法服务。

  (文/记者 黄乔 实习生 胡云凤)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