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重庆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

来源:重庆日报2025-09-25 10:00

  重庆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升至12.2%

  9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

  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大伟介绍,五年来,重庆市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和转化运用,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8%提升至12.2%。

  在全国率先推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2023年修订出台的《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在全国地方立法中率先推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商家发现自家品牌被仿冒却难找到证据,可通过公证机构发布悬赏,只要有人提供有效侵权证据,就能获得奖励。

  同时,重庆市建立“确认专利不侵权裁决”制度,如果企业被人质疑“侵犯专利”,可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裁决,让纠纷解决“快一步”。这一制度创新被国家层面吸纳推广。

  今年,重庆市知识产权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出台,让创新主体实实在在感受到“创新有章法,发展有方向”。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还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大平台,获批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已累计为381家创新主体开展专利预审服务。重庆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从16个月压缩至6个月以内。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重庆市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94分提升至82.43分,位居西部第二。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近150亿元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8%提升至12.2%。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共获得中国专利奖69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6项。

  何大伟介绍,重庆市还逐步建立了“1+2+N”运营服务体系,即建成运行西部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进数智科技、生物医药等2个市级运营中心建设,N个区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收储可运营专利5万余件,知识产权供给方和知识产权需求方对接有了“门路”;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近150亿元,惠及1000余家企业。

  此外,重庆市还大力发掘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价值,实施商标品牌奖励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全市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总量达到371件,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石柱黄连、奉节脐橙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乌江”“冷酸灵”等42件商标品牌入选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巫山脆李”入选“2025中国品牌500强”。

  高校院所转让许可数量居全国第四

  近年来,重庆市采取了3个方面的举措,推动高校专利成果加速转化。

  一是全覆盖盘点、摸清家底。聚焦高校对专利“不敢转、不会转”的堵点难点,建立完善专利持续盘点、转化信息互动、运营平台共享等长效机制。组织53家在渝高校对存量专利开展全覆盖盘点,共盘点专利3.2万件,构建起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目前,入库的专利数量已达到2.75万件。

  二是全链条运营、把要素激活。通过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支持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等机构,为高校提供集中收储、价值评估、交易撮合、专利拍卖、转让许可等全周期服务,搭建高校供给端和中小企业需求端的“鹊桥”。组织开展西部地区、成渝地区等跨区域的专利转化对接活动,推动高校与企业进行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

  三是全方位改革、让制度见效。目前,重庆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若干措施》,鼓励高校将传统的“一对一”专利普通许可模式优化为“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降低专利转让许可制度性成本。引导高校实施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促进高校专利成果产业化。

  据统计,2024年,全市高校院所转让许可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其中专利转让许可数量同比增长85%;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9.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校院所专利成果正加速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企业流动。

  从“唯一窗口办”转变为“区域就近办”

  “十四五”期间,为着力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助力科技创新,重庆市全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实现主要业务“一窗通办”。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荣昌区、梁平区、黔江区、云阳县6个区县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商标注册服务从“唯一窗口办”转变为“区域就近办”。同时,重庆市还建成1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化机构、20个区县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群众办理知识产权事务更加便捷。

  此外,重庆市还开展了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等3项国家试点,以提高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推进服务质量提升。

  人才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十四五”期间,重庆市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夯实人才培养阵地、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等举措,发展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市知识产权师(含专利工程师)达到765名,拥有专利代理师资格的人员超过1500名,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667名,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68%、54%和53.7%。

  下一步,重庆市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文/记者 张亦筑)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