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7日,重庆市林业局发布《2025年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三批)》,集中展示江津、长寿、荣昌、丰都、城口五个区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创新实践。
江津区现有林地面积264.06万亩,森林面积256万亩。近年来,江津区围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推出“流转+托管”模式,实行统一规划、技术、销售和分片托管的“三统一分”机制。该区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林农”利益共同体,林农通过租金、劳务、分成等多渠道增收。2024年,全区新增林业经营主体28个,新注册茶叶品牌20余个,林业总产值达96.5亿元,同比增长4.8%。
长寿区针对人才短缺问题,率先制定新型林业经理人管理办法,认定首批52名经理人,实施包片指导制。通过分类培训、导师帮扶和定向服务,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区新增林业经营主体15家,带动221个村集体增收4000万元,林农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5元、增长6.5%。
荣昌区紧扣“林改四问”,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创新建立“四化引领+立体经济+双城联动+金融赋能”工作机制,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荣昌样板,2024年全区林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较改革前增长38%;全区林农租金收入超1250万元,务工收入2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达130万元。
丰都县聚焦“钱从哪里来”,创新“1+N”金融支持模式,成立西部首家“林业专营支行”。2024年全县林权抵押贷款授信18.71亿元、投放5.42亿元,支持油茶基地、森林康养等重点项目。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5.87亿元,带动4.06万户林农就业创业。
城口县聚焦“林改四问”,深入开展调研,找准改革试点工作存在的堵点难点卡点。建立“三权分置”运行、森林经营、林业金融和适度规模经营四项机制,率先颁发重庆市首张林地经营权证和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全县已流转集体林地80余万亩,发放林权相关贷款4100万元,林业生态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2万余户林农户均增收1万元。
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重庆不仅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质量,更成功探索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多元路径,为区域乡村振兴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