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2日,记者从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8月20日,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圆满落幕。重庆市入围现场汇演的3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戏曲《黎明前的小信使》获评“特等类节目”,舞蹈《巴女拓影》与声乐《幺妹住在十三寨》获评“一类节目”。
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促进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汇演以“心梦交响·共赴时代华章”为主题,涵盖视频预选、现场汇演和汇报演出三个阶段。前期共收到各地报送节目432个,参演残疾人演员3800余人,覆盖全部残疾类别,规模为历届之最。经预选,全国32支代表队、152个节目、2075名演职人员进入现场汇演环节。
重庆代表队派出44名演职人员参与本次盛会,与全国各地残疾人艺术团队同台竞技、深入交流,充分展示出重庆市残疾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艺术水准。三项获奖节目均扎根于重庆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土壤,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生动传递出该市残疾人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戏曲《黎明前的小信使》取材自经典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真实事迹,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灯戏的艺术形式,深情演绎红色革命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情感共鸣。
舞蹈《巴女拓影》灵感源自重庆璧山东汉崖墓石棺中的羽人舞图像,以现代肢体语言重现“连臂曲胫、圜行而舞”的巴渝古舞风韵,让千年巴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声乐《幺妹住在十三寨》以黔江区小南海镇土家族十三寨为背景,运用本土山歌调式与方言衬词,通过重复迭进的句式,描绘出土家族淳朴的生活场景与独特的人文景观,展现了重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山水风情。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演员和创作团队艺术水平的充分肯定,更是重庆市持续推进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深化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