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市级先进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名单,28家智能工厂与135个数字化车间正式亮相。当下,重庆正积极推动企业沿着“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转型体系,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目前,已应用智能化设备22.8万台(套),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智能工厂211个,还构建起“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上线7 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成10个未来工厂。其中,民营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表现亮眼,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智能破壁:梯度培育驱动智造升级
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决定联合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政策既定,重庆民营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正沿着一条清晰的阶梯拾级而上。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白鹤路的美心集团智能工厂内,16条生产线如钢铁巨龙般昼夜不息。这个全国唯一的门业全流程智能车间,正以日产万樘的效率,将“重庆门”送往全球40余个国家。
美心集团总厂技术中心主任王万贵表示,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占地50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将在生产线各工序、各生产线之间设计完成智能物流系统,实现“智造无人化”。
在重庆这片热土上,还有更多智能智造民营企业在当前优良的营商环境的滋养下开花结果,共同组成重庆智造2025的完整拼图。
数据融通:产业大脑重塑智造生态
走进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通过忽米网搭建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正悄然重塑着行业生态,操作工人只需扫描平台标识,系统就能将复杂的加工参数自动匹配到设备上,实现产品标识化和设备加工定制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这是忽米网与宗申动力合作,汇聚多维度集成企业数据、上下游供应链数据和产业链数据,为产业升级优化提供决策支撑的汽摩“产业大脑”。如今,围绕数字化转型目标,这个无形的指挥中枢将330余家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结:上游钢材厂的轧制进度、中游零部件厂的库存状态、下游整车厂的订单需求,在云端实时交互、动态匹配。
2025年6月,重庆市经信委公示全市第二批7个工业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揭榜挂帅”项目名单。同时,2025年6月6日,重庆市经信委起草的《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天工焕新”行动若干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政策围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细分行业转型等5大方向推出20条举措,明确对市级先进智能工厂最高奖补300万元,对市级未来工厂最高奖补500万元。在真金白银的扶持下,民营企业谋发展、拼实力的干劲日益强盛。
重庆智造:不追求单点尖端,以协同换效率
重庆深处内陆,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传统制造业发展常受物流成本、信息滞后等因素掣肘。然而,以“协同换效率”为核心的重庆智造路径,为破解内陆区位短板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6月30日,宁德时代宣布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生产线正式投产。该基地是位于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将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这是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
所谓超级工厂的“厂中厂”模式,是一种创新的供应链协同模式,通过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集成到整车制造工厂内部,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
从“厂中厂”模式可窥出,立足内陆产业生态特点,重庆,这座西部内陆城市,正从传统制造业重镇向“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稳步迈进。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2025年重庆市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公布,重庆擘画了更宏伟的蓝图:到2027年,重庆将建设超20个行业大脑、超20个未来工厂,以及逾40个智能工厂、逾400个数字化车间。
重庆智造浪潮中的民企力量,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内生型”转型升级样本。这幅蓝图的核心要义,正是将“协同”二字进行到底,构建一个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智能制造新生态,闯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重庆路径”。(庞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