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走进这里,好像也实地感受到了石窟艺术的魅力。”7月27日上午,家住重庆南岸区的李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专程赶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重点逛了位于N3馆的“龛韵千年”中国石窟寺出版作品展。
“龛韵千年——中国石窟寺出版作品展”是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核心展览之一,以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为宗旨,深度契合书博会“书香中国阅读之美”主题。
▲市民正在龛韵千年展区参观。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展览上,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五大石窟主题丛书联袂亮相、展示展销,引领读者走进中国石窟文化世界,展现石窟艺术千年文脉与当代传承。
展览聚焦石窟寺这一中华文明基因密码的重要载体,以图书为核心,融合学术研究、文物保护等成果,搭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设计以“窟为魂、书为骨”,用土色等自然色系呼应石窟质感,为读者打造“入窟即阅读”的体验,让千年石窟文化立体可感。
▲市民正在龛韵千年展区参观。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其中,大足石刻主题图书多达数十种,包括《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大足石刻大佛湾摩崖造像渗水病害机理研究》专著等,既有通俗科普读物,也有专业精深论文,面向普通大众读者和专业类型读者,系统而生动地介绍大足学研究成果和大足石刻保护技术。
云冈石窟也捧出了“大部头”——《云冈石窟全集》(20卷)。据悉,这项浩大的出版工程历时近7年,共20卷,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身,编号洞窟45个。编纂过程中的新突破、新发现不胜枚举,如历史上首次全面披露窟前考古成果,并首次通过电脑模拟呈现了第20窟早已坍毁的西立佛等。
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科研办主任郭静娜对记者表示,这几天来逛“龛韵千年”展的读者不少,“过去可能石窟艺术是有些冷门的,但随着大家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石窟艺术关注、喜爱的人越来越多,这几天我们的周边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
(文/记者 兰世秋 龙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