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满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满月”

来源:重庆日报2025-07-28 12:04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满月”

  日均客流4.3万人次 沿线迎来旅游热潮

  7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迎来开通运营“满月”。一个月来,该段高铁日均到发旅客超4.3万人次,其中重庆至长沙及沿线日均到发超2.8万人次,成都至长沙及沿线日均到发超1.1万人次。

  钢铁动脉破壁

  渝东南融入“1小时经济圈”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将黔江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至1小时左右,以黔江为中心,形成“1小时到重庆、3个多小时到成都、3个多小时到长沙”的高效交通圈。

  “这条高铁开行不仅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拉近长江中上游城市群距离,更强力驱动渝东南城镇群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效连接长株潭、海西经济区,为区域‘走出去’与‘引进来’打通了贯通内外的活力通道。”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对当地百姓而言,高铁正重绘生活半径与幸福图景。刚结束高考的学生郑宇深有感触地说:“从重庆东站出发,1小时就能到黔江,早上在重庆吃碗小面,中午就能尝到地道的黔江鸡杂!”

  为全力保障旅客顺畅出行,重庆火车站每日精准匹配运力需求,在关键站点增派力量加强客流引导,打造高效暖心的出行环境。彭水、武隆等站创新启用重点旅客可视对讲系统,实现精准服务,配备双向直进式安检通道,显著提升通行效率。

  以高铁为纽带

  按下产业协同“加速键”

  飞驰的高铁,压缩的不仅是时空距离,也让资源要素流动越发顺畅,为沿线居民铺就了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南川区大观镇蔬菜智慧工厂里,三色番茄、丝瓜等特色农产品正借高铁东风拓宽销路。

  “高铁通了,从中心城区来考察的企业明显多了。”工厂负责人说。作为重庆市首批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南川区正以特色农业为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重点培育周末经济、研学体验经济,一条依托高铁的“经济走廊”加速成形。

  武隆羊角豆干、黔江鸡杂、彭水苕粉等承载着乡愁的地道风味,也乘着高铁香飘四方。“高铁通车后,店里生意明显更火了,傍晚常坐满客人。”在黔江区正阳新城美食街经营黔江鸡杂店的邓女士笑着说。

  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江鸡杂享誉全国。高铁开通后,专程来尝鲜的游客更添热度,让这道“舌尖美味”成为带动消费、促进就业的富民产业。黔江鸡杂全产业链价值预计全年突破10亿元,羊肚菌年产值超1亿元,深加工产品持续提升附加值,共富图景越绘越实。

  产业协同的“加速键”同样惠及民生。黔江已形成20万吨玻纤、20万吨再生铝、20万吨合金的强劲产能,成为区域产业高地,还创造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跨区域产业协作的活力持续释放。

  文旅融合破圈

  “快旅慢游”新格局加速形成

  新线开通,不仅高效串联起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暑期游客增添了新的出行选择,成为不少人青睐的出游打卡路线。

  该条线路串联起两处世界自然遗产、两个5A级景区、6处4A级景区,让昔日“养在深闺”的阿依河、蚩尤九黎城、乌江画廊等优质资源,与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形成联动。“朝发夕至”的便捷,不仅让“1小时旅游圈”成为现实,更推动渝东南从“边缘末梢”跃升为文旅开放的“前沿阵地”。

  为承接高铁带来的旅游热潮,沿线区县“高铁+文旅”举措密集落地,成效显著。南川、武隆、黔江等地成为周末游、亲子游、毕业游的热门选择。

  各地还纷纷推出优惠:旅客凭南川、水江站15日内高铁票,可享金佛山、神龙峡景区免门票;彭水推出“跟着高铁游彭水”系列活动,含10条精品线路,凭高铁票可免门票游览蚩尤九黎城;武隆推出155元高铁Pass卡,涵盖仙女山、龙水峡地缝等五大核心景区(含自然奇观、休闲度假等场景),还针对中高考毕业生及“网红”博主免票,有效带动周边产业增收。

  特色线路方面,“城景通”服务串联濯水风雨廊桥与武隆天生三桥,打造“远古生物+非遗”特色环线,丰富游客体验。

  “高铁通车后,中心城区到武隆最快只要40分钟。”武隆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高铁Pass卡已售出1567张,“一卡在手,畅游武隆”的便利,让游客能轻松解锁从山地探险到草原休憩的多样玩法,为多元化旅游体验注入强劲动能。

  为保障出行顺畅,铁路部门与地方联动畅通“最后一公里”——武隆南站开通直达城区及核心景区的公交专线,实现“下高铁即达景区”,无论是探秘天生三桥喀斯特地貌,还是体验仙女山草原风情,都能无缝衔接。

  高铁效应持续释放,渝东南“快旅慢游”新格局加速形成。彭水蚩尤九黎城通过非遗展演、灯光秀等活动提升体验,九黎大酒店住宿率增长20%;武隆归原小镇“深秋里”民宿每日往返高铁站接送客人,客流显著增加。

  (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刘梓桐)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