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江新区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高于全市40.4个百分点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重庆抓经济、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7月18日,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技改投资达到44.3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1.8%,高于全市40.4个百分点。
赛力斯超级工厂是赛力斯集团在全球汽车产业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在这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高水平技术改造,正让“两江造”汽车价值提升。
今年6月,由宁德时代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CTP(Cell To Pack,是一种将电芯直接组装成电池包的技术)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在重庆本地化生产的开端,也是其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在这里生产的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外观等各方面的性能都将达到最高水准。
此前4月,全球最大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后车体也在该工厂正式发布。该成果有48项技术实现突破,其中12项为行业“从0到1”的关键技术突破,相比传统铝合金方案可实现21.8%的减重效益、整体性能提升10%以上。
赛力斯汽车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赛力斯在智能制造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工厂,一辆接一辆的新车在经过组装、检测等程序后,即将被分拨至全国市场。2024年,这里生产了17万辆微车。
“最近5年,我们投入了超过7000万元用于各类型设备更新。”该工厂总监肖勇介绍。
大规模设备更新,让这座工厂的生产节拍从过去的每小时60台提升到了如今的每小时66台,自动化率也提升到了近90%。据悉,今年,该工厂还将导入全新的新能源车型,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亿元。
不仅是整车厂,越来越多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世集团)是宝马、丰田、长安、本田等全球120余家汽车整车厂的重要供应商,其汽车拉索系统、玻璃升降器等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首位。
在该公司的玻璃升降器生产车间,数十条产线正有序运转,整个车间仅需少量工人值守。“通过引入数字化设备,每条产线所需操作人员已从原来的4—6人减少至2人,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集团智能装备分公司负责人黄利锋介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德世集团投入超过3000万元,先后引入包括自动压铆机在内的5套自动化设备,并改造及引入10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成本降低近10%。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发展。今年上半年,该企业产值达46165.4万元,同比增长6.7%。同时,海德世集团正将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推向全球市场。2024年,公司已向泰国出口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产品。
如今,在两江新区,像赛力斯、海德世拉索这样向新技术、新设备要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比比皆是。
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刘亮亮介绍,两江新区先后出台《重庆两江新区支持工业企业存量增能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对1300余家存量工业企业进行“扫街”“扫楼”摸排,已经推动实施了2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121个、智能工厂26个。
(文/记者 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