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全市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重庆市共立案非法捕捞案件168起,同比下降49%,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414人,同比下降9.2%,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成效明显。
为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我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长江禁渔”专项行动。截至目前,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发案数,从2020年的1395起下降至2024年的573起,降幅为58.9%;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发案率,从53%下降至9.7%。其中今年1至6月,发生非法捕捞案件168起,同比下降49%,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414人,同比下降9.2%。
“禁渔形势向好,但从案件办理、暗访检查和媒体曝光情况看,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雪峰介绍说。
具体而言,一是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团伙链条案仍在高位;
二是个别区县涉渔问题线索依旧突出;
三是部门协同联动还有提升空间;
四是打持久战的恒心和毅力有待加强。
比如,有的区县对新形势下禁捕执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利用新工具、新手段进行非法捕捞行为的对策不足,近年来沿江居民随意性非法捕捞行为增加明显。
“长江十年禁渔是一场持久战,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并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上述负责人说,为依法严厉打击涉渔犯罪行为,以实际行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我市将更加注重破案打击、更加注重摧网断链、更加注重执法协作、更加注重警示宣传等“四个更加”,确保接下来开展的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三年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将聚焦强化主责意识、强化有效防控、强化智慧执法三个方面,加大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强化主责意识方面,各区县公安机关要突出“区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定位,按照知警情、知水域、知人群、知动态、知网络“五知”要求,完善非法捕捞线索分析研判机制,为精准打击提供支撑。
在强化有效防控方面,将针对非法捕捞呈现“干流转向支流”“传统禁用渔具转向新型渔具”等特征,真正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加快推进禁捕水域视频建设联网整合,加强水上检查站、治安卡口、电子卡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涉渔警情闭环处置机制,提升巡查防控成效。
强化智慧执法方面,各执法部门间要强化行刑衔接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公安机关多收集非法捕捞案件视频、图片素材,可提供AI训练样本,推进AI视频巡查发现线索能力,进一步提升打击非法捕捞犯罪新质战斗力。
(文/记者 赵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