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袁家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力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袁家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力量

来源:重庆日报2025-04-30 09:58

袁家军在调研青年工作和教育强市建设时强调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力量

  五四青年节前夕,4月29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调研并与青年师生代表交流座谈,向全市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高校内涵式发展步伐,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力量。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清,副市长马震参加。

  来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袁家军考察了校史馆和歌乐书院,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同青年师生交谈。看到大家朝气蓬勃、心怀梦想,袁家军十分高兴。他说,今年是川外建校75周年,学校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创新探索办学模式,抢抓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等机遇,培养更多“外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好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在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军观看了创校历史和科技创新成果展,考察科技创新中心、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调要加强新诊疗技术应用推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动力。

  座谈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重庆医科大学青年代表作了发言。袁家军认真听取发言,不时插话,同大家交流。

  袁家军在讲话中指出,重庆医科大学专业实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要对标“双一流”推动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推进临床医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聚力打造重点学科“单项冠军”,培育壮大新兴交叉学科。聚焦立德树人推动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卓越医生培养新格局,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研能力取得新跃升,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围绕服务西部医学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构建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持续扩大教育高水平开放。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办学治校展现新气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袁家军强调,全市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勇拼搏、唯实争先,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要坚定远大理想,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岩精神,在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把牢青春航向,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勇于追求卓越,强化创新制胜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在逐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绽放青春风采。

  ●要勇担时代重任,投身“青春建功新重庆”火热实践,在产业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大舞台、服务群众第一线建功立业。

  ●要弘扬严实作风,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脚踏实地、拼搏奉献,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书写精彩青春答卷。

  袁家军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倾听青年呼声、帮助青年发展。各级团组织要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职责,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有关区,重庆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和青年代表等参加。

  ​(文/记者 卢志民)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