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今你披星戴月,换了法器,客户吵,路人欺,呵护汽车马不停蹄……”近日,在重庆某货运云商十周年战略峰会上,《亲亲我的沙师弟》MV首次公开放映,这首道出货运人辛酸与坚韧的歌曲,让无数人领略到货运行业背后的心酸。
这首歌曲正是出自周良国之手,他是一位业余作词人,更是一位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的货车司机。在25年的货车司机生涯里,他一边奔波拉货,一边潜心创作,累计写下400多首歌词,目前已有多首被制作成歌曲发表。
周良国正在创作。
与音乐结缘:从开车生活中萌芽的热爱
1963年,周良国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永嘉镇。1981年,18岁的他高考落榜。在农村度过4年时光后,他又先后从事搬运、水手、电工等工作。直到1998年,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他踏上了货运之路。
“1998年,我第一次握住方向盘,心里既紧张又自豪。那时候,大货车对我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是财富的象征、实力的体现。”回忆起入行经历,周良国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
然而,现实很快击碎了他最初的美好憧憬。贷款压力、安全隐患、货源短缺、违章处罚,还有车辆故障抢修等难题,让他疲于奔命。“那时感觉自己就像现代版的骆驼祥子,每天握着方向盘争分夺秒地奔波,内心却无比空虚。”周良国感慨道。
为消解枯燥且艰辛的驾驶时光,周良国开始通过听歌来解闷、释放压力。长时间的聆听,让他对大量流行歌曲耳熟能详。“别人可以唱自己的生活、心底的困惑、情绪的起伏,我为什么不可以写歌表达自己?”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生。但由于缺乏专业音乐教育,他早期的创作总是不得要领。
2015年7月3日,是周良国永生难忘的日子。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参加完朋友孩子的婚宴后,他走进新华书店,一本《写词攻略》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那一刻,我感觉遇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机遇。”从此,周良国正式踏上写歌之路,音乐也成为他单调货运生活之外的全新寄托。
那段时间,写歌虽然只是他的兴趣爱好,但他十分痴迷。“最高产的一年,我创作出80多首歌词。”周良国表示,货运间隙、休息时刻,只要稍有闲暇,他就会立刻拿起笔和《写词攻略》,将脑海中迸发的灵感写在纸上。《写词攻略》被他翻得烂熟,上千页手稿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记,都见证着他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辛勤付出。
创作之路:荆棘丛中的坚守与突破
然而,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周良国面临着诸多困境:发出的作品石沉大海;没有合适的演唱者,导致作品难以问世;家人的不理解,更让他压力倍增。
他回忆,刚喜欢上歌词创作时,妻子总和他吵架。周良国说他理解,毕竟写歌词需要时间,这会影响做家务和陪伴家人。
于是,他尝试改变,一方面多承担家务、多陪伴家人,另一方面为妻子写了一首歌《女人是家》。当他将这首歌词递给妻子看时,妻子终于破涕为笑:“原来你都看在眼里。”这首歌不仅化解了夫妻矛盾,更赢得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比家庭矛盾更难的是,行业内的不理解。“一个货车司机写什么歌词,不如多跑两趟活”“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用”,面对同行的调侃,周良国只是笑笑:“他们在麻将桌上消磨时间,我在文字里消磨时间,都是消磨,却不一样。”
经过多年耕耘,周良国终于迎来自己的收获。2018年,《麻花姑娘》荣获“讴歌新时代・唱响改革颂”2018中国・重庆原创歌曲征集二等奖,引发社会关注。此后,众多词作曲家被其作品吸引,自发为其谱曲。之后,他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多部作品在国家、省市及企业音乐文学征集活动中获奖;周良国创作的歌词还登上《词刊》《歌曲》等专业刊物,部分作品被《唱响中国》等专著收录或制成音碟发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音乐馈赠:丰盈精神世界的诗意栖居
写歌词不仅是周良国的爱好,更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在忙碌的货运工作之余,他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作歌词,记录经历、感悟与梦想,让原本单调的开车生活有了新的盼头。
他也感恩货车司机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景,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能够写出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真实且有温度的歌词,从而在海量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关注与传播。
周良国表示,多年来写歌的收入并不多。“但我会继续写歌,这是于我而言是最滋养人、最高级的享受。”同时,他希望未来能创作出更多被大众传唱的作品。
如今,周良国已退休,拥有了更多创作时间。他经常学习看书,积极参加音乐协会活动。他坚信,在AI时代,有温度的文字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并将继续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谭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