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智慧思政课堂上,一堂特殊的VR实践课正在上演。这一教学场景,正是学校打造“党建引领、教研共生、数智赋能”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
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基因强根基
近年来,学校将思政课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建成全国高职首个“红色记忆”研学中心,开发“红岩精神 VR体验”等53个数字思政项目。通过实施“七聚焦七彰显”党建工程,培育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新“四联系三融合”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师深度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我们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联系1个学院、1个专业、1个班级、1个宿舍,每学期开展16次以上育人活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喻永均介绍,这种制度化设计实现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相关成果获教育部重点课题支持。
教研共生构建双向转化创新链
针对思政课质量要素偏弱、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不能并重的现象,学校建立“教学问题-科研课题-成果转化-课堂反哺”闭环机制,形成《项目化研学工坊:新时代伟大变革“三进”实践探索》等173项教研成果,通过“萌新磨课、骨干练兵、名师示范”三级平台转化为教学案例。近五年,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68项,获国家级思政课类奖项15项。
数智赋能重塑思政教育新生态
依托“学在渝橙”云平台,学校构建起“AI+VR +大数据”三维教学空间。学校建设的国家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累计服务全国4.51万名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集成200余期云课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双轨运行。
“我们的智能教学助手能实时生成学情画像,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策略。”青年教师江优优展示的数据分析系统显示,学生理论认知达标率从87%提升至95%。这种数字化转型,使思政课评教平均分连续五年保持97分以上。
十年深耕,硕果累累。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育人长征”中,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正以党建为魂、教研为脉、数智为翼,书写着高职院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的新篇章。(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