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25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正式发布《公园里的春天—2025年重庆市城市公园春季赏花指南》,以“开往春天的列车”为引,通过168个公园455处赏花点、40余项特色活动的全域布局,为市民和游客绘制出一幅山城春日生态图景。
重庆动物园郁金香浪漫盛开。图源:重庆市风景园林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全域赏花:从“点位美”到“系统美”
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聪全介绍,此次《赏花指南》首次构建主城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三大赏花版块,覆盖全市41个区县的168个公园,形成红梅、樱花、山茶等40类开花植物的全景赏花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指南突破传统“景点打卡”模式,通过整合导航定位、停车信息、花期预测等智慧服务,打造“一站式”赏花体验。从2月红梅初绽到5月杜鹃盛放,市民可按图索骥规划赏花路线。
重庆歌乐山上大片梅花盛开。雷艳摄
体验升级:让花事成为城市文化IP
“今年我们更强调人与花的深度互动。”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公园管理处处长王皓敏表示,在延续“公园里的春天”品牌基础上,活动设计凸显“文化+生态”融合。
南山植物园的国风游园会将演绎传统花艺美学,重庆动物园“我为熊猫栽竹子”活动创新生态教育场景,忠县白公生态文化公园的诗词比赛则让古典文学照进现实。值得关注的是,心湖公园“花花好市”等新型业态的引入,正将赏花经济延伸至运动休闲、夜间消费等领域。
功能迭代:从“看风景”到“享生活”
在民生服务维度,重庆正以“公园+”=理念重构城市空间价值。2025年,全市将新建100个口袋公园,通过活化城市边角空间织补“15分钟生活圈”;推进119公里山城绿道建设,串联起公园与社区;依托“渝园畅游”智慧平台,市民可实时获取公园人流、活动等信息。针对特殊群体需求,100个公园将完成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增设无障碍设施与互动科普装置。
数据显示,重庆自2023年启动“山城花事”计划以来,已累计实施增花添彩项目超500万平方米,开放共享公园绿地320处,带动春季游客量年均增长23%。
据悉,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按季度发布运动健身、亲子游乐等主题指南,让公园的四季风景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