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日繁花背后,重庆优质花卉如何继续走“花”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图片新闻 > 正文

春日繁花背后,重庆优质花卉如何继续走“花”路→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2-22 10:03

  “节日经济”“浪漫经济”催生重庆市花卉市场的热闹。蛇年春节前后,花卉市场迎来一拨消费热潮。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心城区部分花卉市场,了解实体花店线下销售的有关情况。

▲重庆市江北区宏帆望海花都市场,市民正在选购时令鲜花。记者 郑宇摄

  应季花卉受追捧

  消费者重品相胜过价格

  2月20日,记者来到重庆市江北区宏帆望海花都市场,不少市民正在挑选、购买应季花卉。

  “春节的时候卖得最好的就是蝴蝶兰、大花蕙兰、拱兰等年宵花。与平常的消费习惯不同,这个时间段消费者更看重品相。”国良花卉老板冯晓雪告诉记者,春节消费者主要讨个吉利,像蝴蝶兰花大色艳,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卖得就很好。

▲重庆市江北区宏帆望海花都市场,众多市民正在选购时令鲜花。记者 郑宇摄

  “除了国产花卉,进口品种也卖得不错。”冯晓雪指了指北美冬青,“你看像玛瑙一样的红果挂满枝头,一年可以挂果两百多天。因为有丰收富足的寓意,两百到三百元一盆的北美冬青,春节期间消费者掏钱买眼睛都不眨。”

  昱成花卉店的鲜切花颇受欢迎,工作人员谭敏告诉记者,时令鲜花最受消费者青睐。“春天来了,郁金香、洋牡丹销量很好价格也实惠,郁金香40到65元一把,洋牡丹20元一把。”谭敏说。“和盆花类似,春节期间消费者更看重鲜切花的品质。”谭敏提到,有一些小众花卉,比如五百多元一把的丁香花、木绣球也有固定的消费群体。

  “商户们在不断升级转型,从以前单一批发、多售卖低端品种,到现在出售中高端花卉。”重庆宏帆望海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大海介绍说,进口花卉整体占比接近20%,大多数是从德国、荷兰、南非等国空运而来。

  消费形态单一

  物流成本高,实体店转型难

  昱成花卉店十几年前开始从事花艺设计,主要承接一些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私人别墅花园的营造设计,但近年来花艺设计业务量比较低迷。

  “花店主要还是以卖花为主,现在大家手头紧张不愿意花更多钱在设计上,顾客觉得把鲜花放在餐桌或者客厅就行。”谭敏有些无奈,有的客户原来在自家空地选择种花,现在改为了种菜。

▲重庆市江北区宏帆望海花都市场,市民正在选购时令鲜花。记者 郑宇摄

  “在沿海地区,花店会从打造阳台和庭院入手,教消费者如何用花草装饰自己的家居,不仅是卖花,也卖配套服务和设计,并形成引导消费的产业模式,但重庆相关产业还没有培育起来。”安大海说。

  另外,鲜花物流成本高,实体花店向电商转型非常困难。“重庆本地鲜花很少,我们一般不在重庆拿货。”冯晓雪告诉记者,从云南花卉基地发货到重庆,如果再通过电商渠道卖给消费者,运营成本是比较高的。不像云南有些花卉基地,直接做电商销售,成本就低得多。她坦言,跟花卉基地相比,重庆实体花店做电商没有价格优势。

  “来店里的消费者还是回头客比较多。现在我们做好后期花卉养护方面的指导,稳住老顾客来应对电商的冲击。”谭敏表示。

  本地花卉品种

  亟待研发和市场推广

  “重庆的气候条件不利于花卉种植。夏季湿热,冬天阴冷,日照时间少。”安大海说,受限于气候条件,重庆的鲜花种植基地整体小而散,北碚静观、九龙坡白市驿以及巴南、潼南、璧山等地的花卉种植规模都不大,品种也十分有限。“一种花卉可能有上百个品种,但只有几个品种适合在重庆生长。”安大海以绣球花为例,十几个品种只有三个品种适合在重庆生长。

  他表示,虽然适合重庆生长的品种偏少,但实际培育成本并不高,规模发展并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先找到合适的品种。”

  “花卉品种培育,重庆一直在探索。”重庆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邹世慧介绍说,我市正加快花卉种植结构、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比如,重庆已培育出适合在本地种植的百合,并在城口建设基地。”但是,重庆本地市场并不知道我市产有百合花,种植企业担心销路不好,也不敢大规模种植,“很多工作还停留在花卉的研发阶段,亟待市场推广。”

  邹世慧建议,重庆花卉的市场开拓应该另辟蹊径。比如,开发与花卉苗木相关的文创产品,为本地花卉引流。“充分挖掘花卉苗木文化的展示、观光、休闲、康养等功能,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花卉展会,开展传统插花、盆景和植物造型等花卉艺术比赛,让广大消费者看到重庆花卉的质量和性价比。”他说。

  (文/记者 崔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