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重庆市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通报了2024年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示范党支部名单。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获评“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党支部”。
荣昌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书记高玉英介绍,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以创新医疗技术、创新服务举措、创新管理机制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医心护心”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群众就医更有获得感。
创新医疗技术让患者“大病不出区”
近日,61岁的荣昌居民刘先生因患输尿管结石梗阻伴肾积水拟行外科手术治疗,但因频发性室性早搏增加了手术麻醉风险,多方诊治未果。荣昌区人民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为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为刘先生开展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术后室性早搏完全治愈,泌尿外科也成功施行结石手术。康复出院时,刘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看好了病,就医变化真大。”
临床查房。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患者口中的“变化”是荣昌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创新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刻苦钻研求突破,凝心聚力提质效,团队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切实增强,陆续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填补了区域空白,进一步提升危重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
同时依托全院“五大中心”建设,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先后创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标准版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房颤中心、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重庆市市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单位,学科影响力及辐射力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科室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98.83%,救治成功率98.15%,2020年度获评全国优秀县域胸痛中心(全国仅19家)、2023年度心衰质控达标之星(质控排名全国前8%),区域群众切实实现大病不出区。
创新工作方式为民服务“零距离”
“张婆婆,您的起搏器我们已经程控好了,放心吧,有啥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86岁的张婆婆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于2024年6月在荣昌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了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随访时,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支部党员带头,把随访服务、心电图检查、送医送药等服务送上门,获得患者及家属连连称赞。
党员上门服务。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为行动不便老人免费提供上门服务,近三年来支部已经服务了三十余人次。”高玉英介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支部坚持“为民服务”导向,在院内实施“床旁一站式结算”“多途径预约诊疗”、心电图检查流程再造等便民举措,患者就医便捷度显著提升,门诊心电图排队等候时间从53.62分钟降至18分钟。
在院外,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突出延伸服务,以“五项先锋”为载体,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进单位、进社区、进小区巡讲健康知识等,开展健康宣讲服务,惠及群众近8000人次。
创新协作机制打造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
为了让优质服务惠及更多人群,荣昌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还积极发挥区域带头作用,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区域常态化培训、慢病管理项目、多中心协同救治等举措,不断完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让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室先后荣获“荣昌区先进党组织”、健康民心100强口碑榜“重庆民心科室”等称号。
询问患者病情。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高玉英介绍,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依托重庆市市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科室以高血压分层分色管理、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及综合干预、家庭医生签约管理、80岁以上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项目为抓手,联合荣昌区疾控中心、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完善慢性病防治协作网,实施心血管疾病上游治疗。
“从目前管理的五千余人次慢病患者来看,慢病管理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高玉英表示,好的医者不仅要让患者看好病,也要让患者少生病。如今,集合了慢病预防、心血管急重症多中心救治、社区宣教等多位一体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基本成形。未来,党支部将以“示范”党支部为新起点,坚持党建统领,服务人民群众,深化中心建设,打造政治引领好、组织设置好、纪律规矩好、团结凝聚好、党务公开好、融合发展好的“六好”党支部,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蒋永劲 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