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好教育看得见|重庆渝中:以心育“心” 让教育更有温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美好教育看得见|重庆渝中:以心育“心” 让教育更有温度

来源:光明网2025-02-18 12:37

  近日,重庆市教委举行2025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会上对学生作息时间、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下功夫。

  “我们一直秉持的‘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的理念与市教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说,渝中区提出“建成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人文滋养中成长,让家长对教育的获得感触手可及。

  健康第一:用心护“心” 守护“光明”

  “小孩子天天吃喝不愁,哪有什么心理问题?”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是“叛逆、不听话”,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守护孩子身心健康,渝中区教育系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班,从课堂到日常全方位守护。截至目前,渝中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已实现100%全覆盖。

  “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肖方明说,近年来,渝中区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力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呈现高发病率、低龄化等问题,渝中区从专业医疗防控、改造教学环境、开设户外课堂、数智赋能等方面进行近视综合防控。现在,学校教室采光照明更舒适了,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增加了。

  食安革命:从吃饱到吃好的品质飞跃

  “午餐前一个小时,坐在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就能通过AI摄像头联网观看中华路小学食堂后厨的情况,看见食堂相关人员备菜、煮饭的全过程。”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明厨亮灶”智能监管系统,守护着渝中区校园食堂的每一餐。

  在大同实验学校,食堂监督公示栏根据《渝中区学生餐营养指南》制定一周的带量食谱,丰富餐食品类,平衡膳食结构,提高了学校食堂配餐能力和学生餐营养质量,再也不用担心,打饭的时候食堂阿姨“手抖”了。

  渝中区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从规范流程、加强监管到精细改善营养餐,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努力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数字赋能:打破空间壁垒 重构公平内涵

  在渝中区大田湾小学胡婷老师的办公室,胡老师正通过AI作文批改系统,实时分析学生作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短板。“AI作文批改系统智能生成批改报告,我再将报告中的指导建议有选择性地推送给学生,实现‘精准帮扶’,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AI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更愿意表达,学习内驱力更足了。”胡婷感慨道。

  这样的“数字+教育”场景已成渝中教育常态,在曾家岩小学,学生通过VR、AR等智能交互技术在历史中“畅游”;在三峡人和街小学,通过“渝中—巫溪”云端送教,巫溪县的孩子可以同步享受渝中区的教育资源……“数字+教育”不仅打破空间壁垒,更重构着教育公平的内涵。

  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N+X’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将45种教育应用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不仅汇聚了海量精品课程,更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图谱。”

  蓝图绘就:迈向全域优质均衡新阶段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冲刺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渝中教育强区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

  渝中区计划到2027年,教育强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教育综合实力中西部领先;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全龄友好的学习型城区,教育综合实力全国一流。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5分钟教育服务圈”——通过校点布局再优化、办学条件再改善、育人品质再提升,让优质教育成为家门口的标配。这一创新实践背后,折射出渝中区突破传统教育治理范式的深层探索:以人文关怀重构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用系统思维破解资源错配难题,通过学区动态调整算法精准对接人口流动趋势。

  正是这种以人文精神统领技术革新、以系统思维破解教育痛点的实践,使渝中区为新时代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本,为破解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命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路径。

  当傍晚的单轨列车穿梭过鳞次栉比的教学楼,求精中学走廊里“百年树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在这里,历史厚重感与未来科技感奇妙交融,恰如渝中教育奔跑的姿态——既扎根千年母城的人文土壤,又奋力奔向“尚品教育”的星辰大海。

  (肖依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