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节将至,重庆市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氛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老旧小区改造院坝会正进行着。
“二楼天桥处下雨积水。”“民主村二期一些道路不怎么平整,希望改造时注意。”“院坝里装些凳子就更好了。”在民主村片区改造(二期)三师进社区院坝会上,在场居民纷纷发言,对社区改造提出意见。“三师”工作站的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认真记下每一条建议,与居民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民主村片区改造(二期)三师进社区院坝会(央广网记者 白刁尹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民主村社区考察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
“总书记考察后,民主村社区发生了不少变化。原本就红火的社区食堂饭菜质量更好、品类更多,各种艺术展活动也更丰富,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民主村社区居民陈代蓉热情地告诉记者。以前的棚户区现在变为年轻人聚集的打卡点,老重庆的市井生活气息与新潮现代的时尚范儿,在民主村社区巧妙融合。
游客在民主村打卡拍照(央广网发 陈智列 摄)
“民主村(一期)能够赢得市民朋友的广泛喜爱,和‘三师进社区’工作分不开。”民主村社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师余水告诉记者,在改造过程中,“三师”深入社区与居民打成一片,听取居民意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城市,是老百姓宜业宜居之城,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位于重庆永川的石油汇碧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小区改造后修建了重庆第一个社区博物馆——永川石油人社区博物馆。
79岁的王仁新见证了小区40年来的变化,永川石油人社区博物馆开放后,他主动请缨担任义务解说员。“这些杯子、水壶、铁饭盒……都是我们捐赠的怀旧藏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我们每个居民参与建设的记忆与痕迹。”王仁新向参观者讲述博物馆展品背后的故事,很受欢迎,经常有人“点名”要请他讲解。
王仁新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为小朋友讲解社区发展变化(央广网发 陈智列 摄)
“只要我还站得稳,说得清,我就会一直站在这里,把社区与石油事业发展变化中难忘的历史和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王仁新坚定地说。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8年以来,重庆已累计启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689个、1.92亿平方米,惠及居民202万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唐勇介绍,到2025年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文/记者 白刁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