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深化“按需普法”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重庆深化“按需普法”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

来源:光明网2025-02-15 17:34

  近日,在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殷洁表示,要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过去一年来,重庆司法行政系统助力平安法治一体推进,从执法监督、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多方面为平安重庆建设注入法治力量。

  为企业“减负” 释放市场活力

  “现在执法部门组团到企业来检查,一次性把问题弄清楚,为企业留出了更多生产时间。”2月12日,看着智能化生产线的有序运转,重庆万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青松有感而发。

  前不久,在万州区司法局指导下,万州区经信委、交通局、生态环境局等7个执法支队以组团的方式对该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合并开出一张“瘦身清单”,提出最优解治理方案。通过组团式执法,该区共减少入企执法91次。

重庆深化“按需普法”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

  “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现场。重庆市司法局供图

  “针对企业关心的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我们将优化‘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重庆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切实为企业经营发展“减负”,让市场充满活力。

  释放市场活力,重庆司法行政机关还拿出行政复议改革实招硬招。

  “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完成信用修复,公司又可以正常运营了。”重庆市涪陵区一名企业负责人感叹道。

  据悉,涪陵区司法局在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制发全市首份《行政复议涉企案件信用修复提醒书》,督促相关部门3个工作日即助推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

  2024年以来,重庆市司法局以“涉企行政复议”为切入点,选取12个区县开展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企业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信任度和选择意愿稳步提升,试点区县涉企行政复议收案量同比增长163%,实质性化解率达91%。

  一系列改革举措之下,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越发凸显,让企业投资放心、发展安心。

  “数智化”让调解跑出“加速度”

  “为中心的调解效率点赞!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2024年11月25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法治法律一体化服务中心用半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复杂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肯定。

  为跑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加速度”,重庆市司法局还在调解“数智化”建设上大力布局,引入AI智能辅助,集成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重庆调解在线”应用平台。

  截至目前,该应用已入驻调解组织1.3万余个,线上线下办理调解案件62.59万件,成功率达99.76%;当事人申请纠纷调解时间由半天缩短至5分钟,调解办案时长平均缩短50%。

  同时,重庆市司法局、市高级人民法院高效协同,推动“重庆调解在线”应用与法院审判管理系统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网上流程全线贯通,大幅缩短从人民调解到司法确认的时间。

  除推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外,重庆还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动,深入推进多元调解“融网进楼”改革专项行动,延伸纠纷预防感知前哨。

  “按需普法”入民心

  2月10日,由重庆市监狱管理局出品的《2025重庆监狱cypher》一经上线,在网上迅速引发传播热潮,被网友点评为“最硬核的说唱”。

  群众需要什么,就巧妙创新什么、精准普及什么。

  将普法故事与“剧本杀”相结合,綦江区推出沉浸式法治文化体验课堂;将非遗成果与法治宣讲巧妙融合;铜梁区用说唱并举的金钱板摆起了法治“龙门阵”;将AI技术引入普法工作,渝中区用人工智能普及法律知识……一年来,重庆司法行政系统通过5.4万余次的法治宣传活动,使精准普法更加有力有效。

  深化“按需普法”,重庆充分利用5.5万名“法律明白人”、4.1万户“学法用法示范户”、2202个“法律之家”、151个基层普法联系点等基层普法力量和平台,实时观测普法需求。(肖依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回放:“巳巳如意中国年”短视频征集活动分享交流会

  • 多彩开学第一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科普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25-02-17 10:1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