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诗为媒!“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以诗为媒!“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来源:光明网2024-11-16 20:40

  11月15日,历时半个月的“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纷纷发挥创意拍摄有趣的视频,一起吟诗作赋,走进巴蜀两地旅游景区,感受巴蜀大地的文脉精神。本次“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宣传信息中心主办。

以诗为媒!“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在诗词里可“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以“夜发清溪向三峡”,还可以“峨眉山月半轮秋”……“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以诗为媒介,截止到11月15日,#跟着诗词游巴蜀话题全网话题量达877.4万次,参与互动视频上百条,活动主办视频账号总浏览量达30万人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总人次超3万。

  本次活动聚焦巴蜀文旅走廊,坚持立足川渝两地、面向全国,共有44个区县、87个景区参与本次活动,覆盖地域广、影响范围大。“异峰泛艳似金佛,轻雾飘零传籁音”的南川;“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的剑门关;“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成都;“闺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闻名天下惊”的武隆芙蓉洞;“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的巫山……这些作品带领广大网友领略了巴蜀一处又一处的名胜古迹。

  “山水相依,矢志不渝,川渝一家人,诗词连两地!”“川渝两地地理位置相连,一首首古诗串联起两地最动人的风景,不看视频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古诗描述巴蜀两地壮美的风景,有机会一定都要去看看。”网友们纷纷发出类似的评价感叹。

  活动期间,“跟着诗词游巴蜀”抖音话题不断曝光,引发全网互动挑战。@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先后发布十几条视频,视频中小朋友们进行诗词吟诵,获得破千点赞:@赵锦逸小朋友一边演奏古筝,一边诵读诗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领略诗词里的风景;@长眼皮姐姐 还用AI制作了小明游巴蜀的条漫。越来越多的网友们走到镜头前,朗读古诗词,一幅幅巴蜀山水画好似跳跃出屏幕,呈现在眼前。内容丰富、创意十足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打破了古诗词古与今的隔阂,丰富了诗词的表现空间,更好地推进了全民阅读。

以诗为媒!“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抖音个人账号截图

  此外,更有无数网民线下走进景区,沉浸式地打卡“中华诗城”的奉节、诗圣故居的杜甫草堂,感受李白、刘禹锡等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二小妹和龙大哥两位可爱的小朋友走进重庆奉节,身临其境地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宏伟与震撼,铿锵有力的背诵声音响彻在白帝城、瞿塘峡,壮丽的景色让人热血沸腾,围观群众也深受感染,发出阵阵赞叹。

以诗为媒!“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抖音个人账号截图

  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脉从未中断,中华诗词是融入血脉的民族基因。借助大众媒介,“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扩展诗词展现形式,引发川渝、全国唱响诗词的热潮,推动古诗词走出圈,引领民众跨越千年、沟通古今,进一步传承发展诗词文化、赓续历史文脉。

  本次“跟着诗词游巴蜀”文旅宣传活动以诗为媒,展现了巴蜀风采,彰显了文化自信,做到了有诗有景有远方;以诗为引,积极探寻巴蜀高质量发展的“诗”路、文旅融合的“新”路。对于积极推进打造建设巴蜀文化走廊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陈露)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