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袁家军胡衡华会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重庆站活动重要嘉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袁家军胡衡华会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重庆站活动重要嘉宾

来源:重庆日报2024-10-22 09:45

袁家军胡衡华会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重庆站活动重要嘉宾

  10月21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来渝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重庆站活动的重要嘉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张莉沛,美国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葛兰素史克全球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重庆市领导罗蔺、陈新武、刘尚进参加。

  袁家军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欢迎各位嘉宾来渝,对跨国企业长期以来为重庆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袁家军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重庆站活动是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的具体行动、务实举措,有利于跨国企业走进中国西部、走进重庆,全面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拥有超大城市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我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主抓手,着力构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为主导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积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放大铁公水空集成优势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大力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袁家军说,强经济必须强主体。重庆积极推进政府侧、产业侧、社会侧、企业侧“四侧”融通,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格局。跨国企业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重庆产业发展机遇,持续深耕重庆,聚焦重点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推动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重庆始终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态化开展“三服务”,着力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郑备表示,自2021年4月首次圆桌会活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主题举办多场活动,超过300家美资企业近600名高管参会。重庆正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制造业基础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能够给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多新的重要机遇。

  何迈可、陶琳、余慧明、徐大全等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重庆市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他们说,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化大都市,工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巨大、交通枢纽发达、营商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企业和商会高度看好重庆未来发展,愿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积极推介重庆,深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务实合作,助力拉紧中美合作纽带,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企业,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文/记者 王天翊)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老弄堂“上新”蛇年灯会

  • 黑龙江哈尔滨:夜游园 赏冰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