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能否再多些”后续 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应不少于35小时 如果没“达标” 市民可举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观察 > 正文

“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能否再多些”后续 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应不少于35小时 如果没“达标” 市民可举报

来源:重庆日报2024-10-09 10:11

  9月12日,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栏目刊发了《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能否再多些》的报道,聚焦重庆市多个大型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公园和高校运动场地的开放程度、使用情况等进行报道,引发多方讨论。

  其中,最焦点的问题是体育场馆该不该免费开放,如果收费,又该如何收费?同时,一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时段多集中在早上6点至9点,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无法享受到这一免费时段。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查询了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重庆“条例”),不管是规范还是条例,都对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段时长作出了明确规定。

  从开放时长来看,“规范”明确,公共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一般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天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

  特别强调,体育场馆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全年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一般不少于12小时。体育场馆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利用体育场馆举办公益活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从开放时段来看,免费低收费开放应覆盖晨晚练等群众健身高峰时段,不得全部安排在用餐高峰等群众健身需求较低的时段。

  重庆“条例”则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并向公众公示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等。

  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收取费用的,其收费标准、收取费用的管理和使用应当依法接受财政、审计和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鼓励居民住宅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开放体育设施的居民住宅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体育设施开放安全、有序,并可以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费用。

  根据重庆市体育局公布的最新名单,全市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共有81个,其中包括大田湾和奥体中心。

  但记者调查发现,两个场馆开放程度并不令人满意。比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虽然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和室外的乒乓球场地免费开放,市民不少,但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等场地却大门紧锁,没有免费开放时段。足球场也只开放了跑道。如要踢球,需预约付费,11人制足球场,包场费1000元/小时,灯光费100元/小时,如果有啦啦队或观赛人员,价格还会增加。

  同样,奥体中心球场只开放了跑道,球场并未对外开放。现场保安表示,如果要踢球,需要租场地,以11人制足球为例,费用2小时1200元。

  对此,重庆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解释,大田湾体育场虽然整体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之列,但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室外网球场以及羽毛球场等没有纳入免费或低收费补助。至于足球场为何只开放了跑道,是因为足球场是真草皮,维护成本较贵。

  考虑到市民反馈,后续,如果申请到更多补助资金,将考虑重新设置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地以及时间段,将室外网球场、羽毛球场都纳入进来。

  对于免费开放时段多集中在早上,该人士表示,他们将向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反馈,合理设置早中晚各个时段的开放时间,争取不同人群都能进行锻炼。

  重庆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强调,依据相关文件要求,享受国家相应补助资金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共存。通过合理设置免费开放时段以及低收费时段,既可以惠顾市民,又能保证体育场馆正常运营。对纳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市民可通过网上进行查询。如其在免费或低收费时段内,未按照规定开放,市民可以向重庆市体育局或属地体育部门反映。

  (文/记者 朱婷)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天里的“三省赶一集”

  • 河北唐山港: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