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来源:光明网2024-08-15 11:23

  开栏语

  在新重庆建设的号角下,在重庆8.24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在民营经济的各个领域,一批优秀的青年企业家,正以昂扬的姿态,传承着红岩精神,书写着青春华章。

  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岩精神,为重庆乃至全国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他们,是新时代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也是红岩精神的继承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重庆市工商联、光明网重庆频道联合推出“红岩青商,向新向上”主题报道,深入挖掘民营青年企业家们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故事,感受他们在创业创造路上的追求与梦想,并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激励更多青年人勇攀高峰、不懈奋斗的精神灯塔,为重庆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人物名片:

  丁强强,1984年生,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委联系服务专家,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重庆开拓卫星公司创始人丁强强

  “3,2,1——点火!”

  2024年1月5日19时20分,这是一个令丁强强难以忘怀的时刻:由丁强强团队研制的天目一号掩星气象探测星座15星、16星、17星、18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发射。

  此时此刻,丁强强团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辞职追梦 投身商业航天

  2014年底,国务院下发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业卫星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天商业化的政策窗口逐步开启。

  这个时代的浪潮触动了丁强强迈入“商业卫星产业”这片航天蓝海的决心。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放弃了深圳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卫星项目办副总师这个职务,开始创办属于自己的卫星公司。

  “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我很少怀疑自己,适当商业化是航天工业发展的趋势。只要产业有发展,国家有需要,我就要去做。”丁强强的话语中透出坚定与从容。

  闯重庆,树立行业标杆

  2019年,他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重庆綦江,推动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工作。从这个时刻起,他也成为重庆青年企业家中的一员。

  重庆市地面军工业配套设施虽然比较发达,但航空航天工业基础却稍显薄弱。面对这样的挑战,丁强强没有退缩,他毅然选择了重庆。“经过调研和尝试,我们发现重庆本地的军工配件加工后意外地很适配卫星制造的需求。”

  关关难过关关过。短短三年时间,重庆开拓卫星科技公司建成了全国首条卫星部组件产品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卫星太阳电池阵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这一创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确保了卫星产品的稳定性。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原来用手工生产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缩短到只需两周左右就可完成,生产成本下降了三成左右。”丁强强介绍。此外,自动化生产还提升了生产工艺的“一致性”,减少了产品缺陷,降低了废品率,为卫星的顺利升空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开拓卫星公司已具备年产200颗卫星产品的配套能力,成为行业高效高质生产的标兵。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丁强强及其团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卫星生产现场。

  接地气,聚人气,脚踏实地揽人才

  “丁总工作时虽然很严谨,但在生活中非常随和,年轻员工都愿意亲近他,甚至都不称呼丁总,直接叫他的名字。”这是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试验部副部长叶啸对他的评价。

  为了保障团队顺利落地綦江,丁强强努力促成公司与綦江区政府对接。经过区政府和丁强强的努力,初创团队所有核心成员的住房保障、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奠定了团队稳定发展的基础。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研发人员讨论技术方案

  光有核心团队还不够,技术开发、生产操作、组织管理、业务经营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持,刚落地的公司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断代”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丁强强鼓励“老人”带动“新人”,公司核心团队与新员工垂直对接,传承科技知识和行业经验。“去年在重庆移通学院招聘引进公司的两名大学生现在已经能独挑大梁了,这些做法正在化解让人头疼的人才断代问题。”

  如今,丁强强已经在重庆綦江培养起40多人的专业卫星自动化团队。他深知,推动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激励人才、储备人才。他并不避讳谈“钱”,“技术科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薪水是最直观的回报,有收获才有动力。”航天攻坚克难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是硬骨头,他认为要给敢于冲锋陷阵的航天人足够优渥的回报。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丁强强组织召开卫星遥感技术专题会

  未来,丁强强的企业将会响应綦江区“以人才吸引人才”的人才资源聚集模式,让航天人的星星之火点燃重庆这一片热血大地。

  破前浪,引后浪,载君共看星天外

  丁强强不仅关注商业航天的发展,还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他带领团队在重庆市举办面向青少年的航天科普活动和讲座,希望孩子们能在宇宙的宽度中度过美好的童年。2021年,由重庆开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綦江区首个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基地配置了实体模型、多媒体视听、虚拟场景和专业讲解等多种太空体验项目,为当地乃至重庆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专业、高质量的科普教育。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开拓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丁强强主动组织航天科普基地的专职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开设了航天科普课堂。学生们在这些课堂上亲手制作火箭、玉兔车等航天模型,漫游未来太空时代。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红岩青商丨青年航天人丁强强的商业卫星强国梦

  △丁强强开展航天科普讲座

  丁强强坦言,科普基地和课程都是公司在垫钱运营,基本不能实现营收平衡,但是团队依然坚持在做,而且还要继续坚持。“投身于这项公益事业,完全出于理想和情怀。”他希望更多青少年能走进广阔的科学天地,既看到航天的奇幻浪漫,也做到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求真。

  红岩精神与航天情怀的交融共鸣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其艰苦奋斗、敢于攀登的精神与航天精神有着深深的共鸣。

  虽然是投身商业航天,但是丁强强仍然坚信并传承着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他由衷地敬佩老航天人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毅然回国,勇敢攀登高峰,真正践行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风骨。

  “重庆对我来说很亲切。红岩精神与我们航天人坚守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有着深深共鸣。”丁强强认为,现代航天人要顺势而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航天这一具有国家战略地位的行业在和平发展的今天也不能松懈,航天人在无声的战场上必须坚守好阵地、保护好后方。

  丁强强希望他们这一辈新航天人能在重庆这块英雄前辈战斗过的土地上完成使命,赓续红色历史血脉、坚守磐石般的理想信念。(文/雍意梦 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八甲遥五火箭成功实施转运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