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桥社区天生路99号,有这样两家人:门对门、不关门,亲如一家。
7月18日上午,73岁的余先国走进对面邻居家,帮助瘫痪在床32年的彭飞翻身、排尿。彭飞高位截瘫、双腿萎缩,但上半身依然是个“大块头”。瘦小的余先国挪动他略显吃力,但动作不紧不慢,很有章法。最后一步,余先国在床上铺好两张尿垫,拍拍彭飞的背,两人相视一笑。
32年来,这样的笑容陪伴彭飞一家共同渡过人生中数个难关。其背后,是一个关于承诺与坚持的故事。
“不要放弃,我们一起照顾飞飞”
“我们两家人是有缘分的,我和老彭不仅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更是发小、好友。”余先国说,余家和彭家的缘分起于50多年前。1971年,20岁的余先国和19岁的彭泽勋一起进入重庆第二纺织机械厂上班,又同步谈恋爱、结婚、生子。
余先国和妻子夏文兰在同一个单位,彭泽勋的妻子戴荣碧工作的厂就在他们对街。那时,4个年轻人玩在一起,时常相约看电影、跳舞、逛街。1981年、1982年,两对夫妻相继生子,两家的儿子也是发小。甚至,连两家婚后分的房子,也是隔壁。
两个家庭几乎一致的生活轨迹在1992年发生偏离。那一年,11岁的彭飞高烧未愈,被查出患上脑脊髓炎。疾病很快导致彭飞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提及儿子刚生病那段时间,戴荣碧用“眼前一片黑暗”来形容。“我们到处求医却无果,看着活蹦乱跳的娃儿瘫痪在床,我和老彭痛苦、绝望,整天以泪洗面,不知何去何从。”
此时,余先国和夏文兰携手而来:“不要放弃,我们一起照顾飞飞”。这句话带来的力量让戴荣碧至今铭记,“我心头有了底气,有了后盾。”
余先国和夏文兰没有食言,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帮忙做个饭、带点生活用品或者打扫家里的卫生,但也让彭家的生活负担减轻了不少。
2002年,工厂员工迁居,两家人的缘分更进一步,做了门对门的邻居。
“你们安心去治病,娃儿交给我们”
2007年,戴荣碧不幸患上乳腺癌,余家第一时间知道。“老彭陪戴姐安心去治病,娃儿交给我们”,夏文兰知道彭飞是戴荣碧唯一的顾虑。她反复劝解两人及时就医,并和余先国主动揽下照顾彭飞的活儿。
于是,在彭泽勋陪戴荣碧手术住院的一个多月里,余先国负责帮彭飞翻身、大小便、洗漱,夏文兰就帮忙收拾屋子,照料彭飞一日三餐。因常年卧床,彭飞上半身颇胖,而余先国只有1米5出头高、八十几斤重,“飞飞胸口以下无知觉,需外力一日三次帮助排尿,是个体力活。”他说。
一个多月后,戴荣碧出院,回家见到儿子白白胖胖、一身整洁,为感谢好邻居的精心照料,戴荣碧硬是要塞给夏文兰300元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提钱我就生气了!”夏文兰态度强硬地拒绝了。
2018年,彭泽勋患癌,看病住院持续半年,余先国、夏文兰依然在家照顾彭飞。
彭泽勋去世后,余先国一家对戴荣碧和彭飞的照顾便更多了。两家人一起照料彭飞,一起出门买菜,一起聊天打牌,甚至逢年过节都是一起庆祝。回忆起一个个难关,戴荣碧眼里含着泪花,“幸好有他们,让我们还有信心继续生活下去。”
“他们教我用微笑与苦难和解”
多年来,两家人每天早上起床后打开家门,晚上睡前再关家门,就连自家的钥匙都交给对方一把。这样,戴荣碧和彭飞在家有啥需要,只要喊一声,余先国和夏文兰就能听见。
前几天,戴荣碧推彭飞到厕所洗澡,谁料轮椅侧翻,彭飞摔倒在地。戴荣碧大声呼喊,余先国和夏文兰飞奔而来,合三人之力才把彭飞扶起来坐好。
这几年,戴荣碧每年都会住院一段时间,她不再讲客气,放心地把儿子托付给好邻居。“余叔叔和三妹孃孃非常乐观,他们教我笑对人生,用微笑与苦难和解。”在长辈们鼓励下,彭飞自学了手机、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即便是趴在床上,也能灵活地操控鼠标键盘,研究他喜欢的足球、篮球。
“我们就是一家人。”余先国说,也许在别人眼中,几十年帮忙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在他和妻子心里,两家人之间早已超越血缘,是最亲的“亲人”,这份情谊比任何血缘关系都来得更加珍贵和牢固。“对待邻居能做到这个份上,真是难得。”了解情况的街坊邻居无不为余先国和夏文兰点赞。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这段超越血缘的故事仍在静静流淌。
(文/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