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来源:光明网2024-07-02 21:33

  编者按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这片70多年前的红岩热土,如今已经蝶变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红岩精神在斗争中孕育,在烈火中永生,更需要在新重庆建设中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在这片热土上,红岩精神已融入各行各业,推动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光明网重庆频道推出“红岩耀巴渝”主题报道,挖掘红岩精神在新重庆建设进程中薪火相传的典型故事。奋楫笃行的新重庆,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扎根巴渝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兰正就着耀眼的白炽灯埋头整理笔记,社区居民刘锦容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站在她的办公桌前。

  办公桌上有两块并排放置的牌子:一个是“红岩党员示范岗”,一个是工作岗位牌。

  今年55岁的谢兰,在工作中尽心尽责,状态饱满,不了解她的人很难看出她曾做过癌症手术。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邢家桥社区供图

  以心相交 她成了社区里的知心妹妹

  “你说的那个事,千万不要相信哈,骗人的。”谢兰抬头之间,提高声量叮嘱道。“谢书记,谢谢你,不是你的提醒,我可能就真的上当了!”刘锦容十分感激。

  刘锦容是个苦命人,在婚姻和子女方面遭遇过多重打击,住在邢家桥社区附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谢兰认识后,大到租房,小到解决家里的难题,她都要来找谢书记。

  前不久,有人声称8000元就能帮刘锦容解决一个难题。刘锦容拿不定主意,找到谢兰当参谋。谢兰提醒她,这是骗局,不要理会。

  刘锦容刚走,社区居民孟吉伦也走进谢兰的办公室。孟吉伦家住邢家桥社区龙寿支路2号,2021年11月,他的老伴被车祸撞成重伤,造成肢体瘫痪。由于他家所住楼房没有电梯,老伴身体肥胖,上下楼得靠几人抬,很不方便。街道和社区每年都组织免费体检,孟吉伦和老伴只好主动提出放弃这一福利。得知这一情况后,谢兰给医院做工作,医生就每次上门体检。

  孟吉伦说,老伴感激谢书记想得周到,还经常抽时间上门看望着老伴,和她聊天,鼓励她好好活下去,她已从心里把谢书记当成了亲妹妹。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邢家桥社区组织开展小院议事会。邢家桥社区供图

  带病化解危机 她被称为“弹簧书记”

  2018年10月,谢兰被确诊为肺腺癌。

  当时,邢家桥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每天泡在一线的谢兰将手术时间一推再推。等到样板房做完、第一期整治工程稍有起色后,她才到医院做手术。

  2019年4月4日,谢兰在医院进行了手术。三天后,她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处理工作。得知破窗开门和打掉承重墙的户数增加到了14户,她再也躺不住了,匆匆办了出院手续就往整治现场赶。

  “伤口还没愈合,你这样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了。”面对家人的责怪,谢兰笑了笑,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大家都让我回去,说施工现场灰尘大。”谢兰说,那一刻内心突然被触动,如果不把问题及时解决,心里更放不下,于是,她佯装离开,换了一个路口,转了几圈又回到了施工现场……

  那天,谢兰走路太多,缝合的伤口不知为何被扯裂。加之汗水浸泡和尘土侵入,伤口被感染化脓。

  谢兰带病化解环境整治危机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许多社区居民,有居民甚至称她为弹簧书记。对这个称呼,谢兰欣然接受。“我就像一根弹簧,面对病魔,我强它就弱,我弱它就强。”说起带病坚持岗位的事,谢兰表示因从小受红岩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已有了革命先烈宁死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这些年,她从不把身体有病的事放在心上,时间一久,自己就和健康人没有了两样。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和社区群众打招呼。邢家桥社区供图

  不忘初心 咬牙坚持为居民服务到底

  “我身体能康复如初,也与太多社区居民的关怀分不开。”谢兰转身打开办公桌左边的柜子,拿出了铁篱笆刺、藏药、润肺药、止咳药、润喉药等摆放到桌子上,她打趣道:“我的办公室像一个药铺了。”

  这些药,是谢兰动了肺癌手术后,社区居民来看她“顺便”带来的。

  尤其是那一包铁篱笆刺根,是一名刘姓居民,得知谢兰的病后特地从深山里挖来的。由于数量多,她也经常分享给有适合症状的居民,这样你来我往,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越处越亲近。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到社区找她说说。借此机会,她把居民的诉求全部记在笔记本上,逐一进行梳理,并一一落实解决。时间一久,她在邢家桥社区传统治理的基础上,以“桥”文化贯穿社区建设,推出了在街道、区等各级政府都具有特色的“六桥同治”工程和“六个一”工作法。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给居民介绍下一步邢家桥社区城市更新改造方案。邢家桥社区供图

  “因为选择,必须热爱。”邢家桥社区工作人员余露说,当看到谢书记带病坚持工作,不少居民常到社区送药,对她嘘寒问暖,自己被谢兰的工作态度和旺盛的人气感染,加之她带人有方,自己渐渐地也爱上了社区工作,“榜样就在身边,我更应该敦促自己向她看齐。”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二)与同事接待居民。邢家桥社区供图

  心里装着群众 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几年前,谢兰刚任邢家桥社区书记时,到一户陈姓居民家走访,开门的女主人把她们让进屋里,哪知刚坐下,刚洗澡出来的男主人听说来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黑着脸喊“滚出去!”

  吃了闭门羹的谢兰,问男主人为什么这样排斥社区工作人员。男主人告诉她,因为房子漏水,已向社区反映过多次,但被“踢皮球”,几年了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谢兰向男主人道歉,第二天维修人员就上门解决了房屋漏水的问题。

  “再次见到他时,他主动给我道了歉。”谢兰说,社区居民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不讲理,只要给他们办了实事,哪怕给一点点,都会被他们牢记在心。

  前些年,盘溪河垃圾淤塞河道,臭味困扰附近居民。街道给社区下了“死命令”整治,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谢兰找到清洁公司,对方称最低需要5万元清理费,但街道只给八千元。谢兰没讲条件,召集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发动大家自己动手。从没握过锄头的谢兰,每天带头一起清运垃圾。奋战一个多星期,十多吨垃圾被悉数清理。

  同样,辖区胡杨路因修建出现五六百米的断头路上,垃圾遍地,污水横溢。谢兰用同样的方法,不到一个星期就还给居民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

  “群众的信任是无价的。”谢兰说,进入社区工作前,谢兰经营运输公司和皮鞋厂,收入比普通上班族高很多,进入社区工作后,虽然钱没挣到,但收获的是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足。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一)和社区居民一起参加手工社团。 邢家桥社区供图。

  谢兰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带病坚持工作这些年,先后获得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被同行和干部群众誉为“弹簧书记”“社区书记楷模”。(向姝颔)

  专家点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红岩的历史和经验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弹簧书记”谢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亲人的情感,去接近群众;以勤奋的工作去感动群众;以务实的成效去帮助群众,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 丁英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