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来源:华龙网2024-05-12 10:32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5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机械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自然和谐迈向仿生新高度”,吸引了重庆18所高校的186支队伍约850名学生参赛。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开幕式现场。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摄

  本届比赛需要同学们设计与制作用于生产国产杂粮和10种蔬菜的播种、管理和收获的小型专用机械,或是以提高仿生机械运动性能为目标的“仿生青蛙”和“仿生蝴蝶”。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评委正在对作品进行评审。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摄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系教育部、财政部通过“质量工程”持续三次资助的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也是重庆大学重点支持的学科竞赛之一,赛制为每两年举办一次。自2002年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十届,全国参赛高校已有730多所,累计参与大赛师生达80余万人,参加省级预赛作品总数达36000多件。大赛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培养大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工艺实现等机械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学生们正在调试设备。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摄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身为重庆的大学生,不少参赛作品将目光瞄准了适合重庆丘陵地貌的小型农业机械。

  在西南地区,辣椒种植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然而,由于地区地理特点,许多种植区域位于丘陵地带,这些地方的土地形态复杂,起伏不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学生们正在调试设备。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摄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市面上的大型辣椒移栽机往往难以适应,无法在这些复杂的地形上正常作业,大多数的辣椒种植户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南大学现代农业产地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的参赛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专门针对丘陵地形设计的小型高效辣椒移栽机。这款栽种机拥有体积小、重量轻、纯电动等优势,弹夹式储苗更是可以实现移栽过程自动化,可极大方便农民在丘陵地带种植辣椒。

这项全国大赛 引领农业机械“新潮流”

  比赛现场。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摄

  无独有偶,重庆大学的参赛团队研发的苦荞采收脱粒一体自动收获机也瞄准了西南地区,团队成员黎有为介绍,根据团队调查结果,目前农机市场上针对苦荞的种管收设备和设施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苦荞多为小规模散户经营、分布较为分散,且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因此动作灵活、能耗更小、成本更低的小型农机更为适宜。团队研发的“苦荞采收脱粒一体自动收获机”可实现远程操控,拥有扶苗、收割、脱粒、清选等功能,能极好地应对西南地区崎岖不平的地面路况。

  “每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都会结合时代背景精心设计大赛主题。”重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鹏程举例,2019年,赞比亚向全球范围发起了中小型农用拖拉机采购招标。由于欧美传统制造商主力产品为大型农机,仅剩中国和印度进行角逐。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遗憾,中国企业在这次竞争中惜败。原因是,印度的拖拉机质量好且价格低。李鹏程认为,要提升中国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农业机械创新人才是关键。第十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机械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自然和谐迈向仿生新高度”为主题,正是响应时代号召、培养农机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天里的“三省赶一集”

  • 河北唐山港: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