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圈粉”超7亿人 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 开启“扬帆季”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全球“圈粉”超7亿人 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 开启“扬帆季”

来源:重庆晨报2024-04-30 11:44

  《视死如归魏君子》全网人气值破2.7亿,收藏用户超10万。

  键盘飞速敲击,作家们以一个又一个故事,或记录现实社会进步,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畅想未来科技飞跃……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读者打开全新世界的大门。中国作家协会4月28日在上海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海外活跃用户近2亿人,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年营收规模约340亿元。同时,中国作家协会还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包括网络小说榜、IP影响榜、海外传播榜和新人榜,经过严格评选,30部网络文学作品和10位新人作家上榜。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成绩斐然,它正以其非凡的创造活力,成为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力量。

  市场规模370多亿元 微短剧“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而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2023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蓝皮书》认为,网文新增作品速度趋缓,显示出平台对创作质量的重视程度提高,网络文学推介引导力度增强,类型进一步融合创新,现实、科幻、历史等题材成果丰硕,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

  在行业发展方面,IP转化呈现新特点,行业格局面临新变革。《蓝皮书》认为,2023年度付费阅读发展趋缓,行业关注新业态,多点布局寻求突破,AIGC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IP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微短剧等新业态迎来爆发。

  同样来自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营收规模约340亿元,不过,付费阅读网站在线阅读板块的营收增长不快,网站纷纷探索新业态:如阅文集团聚焦内容生态,深挖IP价值,发布“恒星计划”,打造以作者内容创作为核心的IP孵化前置模式;番茄小说的“和光计划”,深入参与IP改编的多个环节;豆瓣阅读启动系列IP征文,多网站开启“古风”“女性”“年代”元素征文,均带有强烈的IP孵化指征。在此情况下,2023年,微短剧“井喷式”增长。2023年共上线微短剧超1400部,备案近300部,年新增微短剧改编授权800部左右,同比增长46%,年度市场规模达到了37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268%,《招惹》《锁爱三生》等改编微短剧分账突破千万。

  在授权改编之外,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正以广泛的影响力进入更多媒介生态,如以“真人互动影像游戏”模式进入单机游戏领域,结合男频套路、galgame游戏类型和微短剧式演出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登顶steam国区热销榜,并迅速火爆海外,带动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内容以单机游戏形式进入市场。

  韩漫复制升级套路

  欧美模仿微短剧叙事逻辑

  在海外传播方面,2023年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Z世代”用户占比达80%。《蓝皮书》认为,网文出海效率的提升,与AIGC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AIGC使网络文学的翻译效率与准确度极大提升,成本极大降低,困扰网文出海的翻译问题得到缓解,国内外“同步更新”与“全球追更”迎来可能。起点国际启动多语种发展计划,借助AI翻译上线多个语种,多个海外产品也将使用AI技术,提升翻译与传播效率,拓展目标国家及地区,扩大传播半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文出海规模和效率的提升,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手法等被海外网文、微短剧广泛借鉴。比如,韩国网文《我独自升级》采用中国多年前流行的经典升级文套路,在日韩广受欢迎,带动漫画、动画、影视等走热,成为东亚火爆IP。

  欧美微短剧也广泛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叙事逻辑,一些网文经典套路成为海外微短剧的成功密码。中文在线旗下微短剧产品ReelShort位居欧美应用商店排名前列,FlexTV、GoodShort等流行的欧美微短剧产品依托网文平台,以中国网文套路为里、西方演员与流行元素为表,形成一系列爆款产品,成为中国网文出海的新路径与新形态。

  走出类型小说藩篱 开创互联网时代文学的新形态

  此外,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在理论和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成就之外,《蓝皮书》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依然存在,书名“标签化”问题凸显,部分重点题材创作僵化等问题。而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新技术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网络文学不应囿于类型小说、通俗文学的框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全新可能,开创真正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文体、新语言和文学新形态。

  《蓝皮书》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形成相对成型的文化业态,并以其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独特审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催生的文学新形态;以其用新叙事手段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表达;以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新渠道;以其对下游文化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新载体;以其海量作者的创造活力,成为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力量。

  “网络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当之无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网络文学界要增强历史主动,强化历史担当,直面各种挑战,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蓝皮书》总结道。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圈粉”全球

  青年网络作家成创作中坚

  当天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30部网络文学作品和10位新人作家上榜。这是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推出的第十届榜单,与往届相比,此次上榜作品有四大特点。一是小说创作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题材与叙事优势,作品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二是网络文学视听转化跃上大台阶,网络文学IP对影视、游戏、动漫,特别是网络微短剧等新业态的拉动作用进一步突显,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呈现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态势;三是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AIGC技术提升出海效率,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手法等被海外文学与影视广泛借鉴;四是“Z世代”成为网络文学创作主力,年轻化叙事手法与当下流行元素深度融合,掀起新一轮内容创新浪潮。

  网络小说榜上榜的10部作品中,《沪上烟火》《鲲龙》等反映新时代社会和行业变革;《道诡异仙》《第九农学基地》等以中国风格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合多种类型元素,创新网络文学叙事文类。其中,《道诡异仙》成为阅文旗下起点读书2023年首部连载期间打破10万均订的作品,本章说字数累计超2500万,B站相关视频播放量破6000万次,作品热度持续破圈。

  IP影响榜上榜的10部作品中,有改编成影视剧的《吉祥纹莲花楼》《装腔启示录》,有改编成动漫的《视死如归魏君子》,还有改编成微短剧的《招惹》等,展现出网络文学视听转化的强劲势头。其中《视死如归魏君子》的原著在起点读书连载期间进入月票榜前十,累计收获超40万推荐;同名改编漫画于2023年5月上线,目前已更新至87话,全网人气值破2.7亿,收藏用户超10万。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受到国内用户的喜爱,还“圈粉”全球。《宿命之环》《长风渡》《藏海花》等10部海外传播榜上榜作品,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吸引并打动了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其中《修真聊天群》和《宿命之环》2部作品在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的年阅读量均接近千万人次,长居平台人气榜单前列。截至2023年,起点国际共上线约38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读者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出中国网文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力。

  此次登上新人榜的是10位30岁以下的青年网络作家,其中会摔跤的熊猫、金色茉莉花、历史系之狼、最白的乌鸦他们的作品《光明壁垒》《我本无意成仙》《衣冠不南渡》《谁让他修仙的》在过去一年不断掀起追更热潮。值得一提的是,4位作家均为95后。近年来,阅文通过作家福利政策升级、起点创作学堂、亿元青年作家扶持计划等多项举措,帮助青年作家成长。数据显示,2023年阅文新增作家中60%是00后,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中80%是95后,以“Z世代”为主的青年作家正成为创作中坚。

  据新华社、澎湃新闻、潮新闻等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