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展品中不乏战国玉具剑、汉‘蛮夷邑长’铜印、汉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东汉辟邪陶摇钱树座、始建国元年铜承水盘等重量级文物……”4月22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牟丰京在《妙手匠心 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开幕式上介绍,该馆将首次面向观众展出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的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漆盘,一批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也将集中亮相。作为全面改陈第一阶段重要成果之一,焕新后壮丽三峡展厅将于5月1日正式开幕。
三峡博物馆展品鎏金铜樽。于涛摄
据介绍,此次展览面积约1200㎡,三峡地区各区县出土文物895件(套)(珍贵文物198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5件(套)),是重庆近年展览文物总数量、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展览以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为展示对象,通过“三峡文物大考古”“能工巧匠修文物”“有效利用活起来”三大部分内容,结合文物保护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向观众科普文物修复和预防性保护手段。
在展厅现场设有青铜器、陶瓷器两个修复室,不仅可实时展示文物修复工作情况,也可让观众亲自体验成为“文物修复师”。据了解,让饱经沧桑的受损文物恢复原貌,难度可不小。修复破损较为严重的青铜器,一般要经过矫形、补配、打磨、除锈、做旧等多个环节。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文物。于涛摄
据介绍,修复文物要掌握很多门手艺,还要发挥创造性,用最合适的工具为文物治病疗伤。修复文物前要用科技设备为文物“体检”,根据检查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师还会填写修复档案,记录修复过程,每件文物修复完成后,都可以直观看到修复历程。(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