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产业·金融 > 正文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2024-03-28 11:21

央企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就在上周,央企入渝深化合作掀起一轮高潮,不到十天时间,4家央企巨头接连布局重庆,我们首先来聚焦这一连串大动作。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3月中旬以来,央企入渝加码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

3月19日,重庆与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资组建中国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月21日,重庆与国产大飞机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大飞机产业培育、材料研究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中国商飞公司还与重庆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大飞机研究院;3月22日,中国中车集团两家子公司在渝揭牌成立,旨在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与服务平台,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检修基地。之前的3月14日,重庆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医药工业、医药研发、大健康及创新服务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我们来看此轮央企入渝都有哪些标志性特点,首先,都是在关键领域,且带着有分量的具体项目。比如中国物流集团与重庆合资组建“中国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我们注意到,新公司没有“重庆”二字,而是冠之以“中国”。那这会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中国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一番话透露了细节,他表示,“企业把重庆作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主战场和创新地,在渝打造立足重庆、带动西部、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综合物流企业”,其中,至少有两方面信号,一、这家行业“巨无霸”把重庆看作主战场和创新地;二、新企业的总部放在重庆,立足重庆,面向的是全球,这也标志着重庆将迎来一家重磅的央企总部。合作加码,企业看重的无疑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在与中国物流集团签署协议的同一天,3月19日,重庆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会,我们接着关注。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3月19日下午,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举行。大会提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迭代升级、全面突破,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国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提升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竞争力,更好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大会还特别提到,深化与央企和头部企业合作为共建新通道创造了良好条件,新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加、势能不断累积。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重庆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物流大通道,是“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这都与这家“国字号”物流龙头具有高度战略契合。此外,此轮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大家携手向“新”而行,这个“新“,既是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也与新重庆正在构建的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密不可分。3月22日,中国中车集团两家子公司在渝揭牌成立,我们来看看,这又是一场怎样的凝“新”聚力,合作共赢?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3月22日,重庆轨道交通发展迎来重要时刻——中车重庆智慧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和重庆中车轨道装备检修服务有限公司在渝揭牌成立,将全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与服务平台。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合作意味着相互成就。在业内看来,重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存量和增量都前景广阔。目前,重庆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形成500多公里“环射+纵横”轨道交通网络,培育了全球最大的跨座式单轨装备制造基地,特别是建起包含技术研发、规划设计、车辆及系统设备制造集成等多个板块的轨道交通产业链,这为中国中车落子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同一天,中国中车两家子公司落户一座城市,这在行业内也是非常罕见。两家企业落子重庆的“关键词”,都是瞄着“创新”和“智能化”。包括此次中国商飞、国药集团等在渝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都与重庆优势产业紧密相关,与重庆正在大力打造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方向一致。从服务国家战略,到助力重庆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央地合作,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去年,重庆与国务院国资委共同举办央企与地方合作座谈会,组织了金融系统座谈会,重庆市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36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年时间,央地合作结下累累硕果。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中国铁建参建的大足至内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国铁集团首次开行江北机场到双流机场往返高铁。在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效能方面,中远海运开通“金边—重庆”海铁联运项目;中国物流集团在渝建设物流基地7处、设立西南地区唯一铝期货交割库。在助力重庆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中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开展车用芯片核心技术研发;通用技术集团在渝打造“科学装置+国家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三合一平台。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亮博士看来, 4家央企巨头近期密集入渝,既是对重庆市场的看好与肯定,也释放出上述央企意在立足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强央地合作的强烈信号。例如:中国物流集团可深度参与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反过来,我市也可双向奔赴,为央企发展增添新动能。下一步,我市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腹地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可重点围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氢能源等战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打造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备份基地。

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 央企密集入渝加码合作

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明显,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则为央企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舞台。双方携手,成绩可圈可点。此轮央企入渝加码合作,也让我们看到双方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等方面的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体现在城市的创新力上,我们应当让“新”字更突出、更鲜明,共同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共谋更为广阔的新前景。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春日添新绿

  • 辽宁朝阳:调查红山文化遗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