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描绘绿水青山画卷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建设·生态 > 正文

重庆:描绘绿水青山画卷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2024-03-02 14:00

  一座山峰,绿意盎然。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境内的铜锣山矿山公园,经过多年治理,已蜕变成美丽的生态景区。

  一条大江,奔流不息。2023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一片晴空,天朗气清。2023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连续4年稳定在320天以上,连续6年无重污染天气。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巴渝大地徐徐铺展。2023年以来,重庆严格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一体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为美丽重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走进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和苍翠茂盛的树木。

  作为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开展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高温型SCR烟气脱硝系统改造,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960吨;新建三套烟气脱硫系统,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800吨;采取廊道、堆场全封闭,水泥自动包装、装车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2023年12月,重庆市发布2023年第二批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结果,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A级企业。

  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是重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2023年,重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连续4年获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在治气方面,推广执行治气攻坚八项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纯电动化,新增新能源汽车18.2万辆。

  在治水方面,全市1.8万名河长巡河77万人次,推动实施900余项水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溢流控制及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3%。

  在治土方面,推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程度分级和用途分类管理,修复污染地块24块,提供净地2260亩。

  在治废方面,全域“无废城市”加快建设,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1500余个,发布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17个,锰渣场整治成效显著。

  在治城方面,累计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580个。

  在治乡方面,命名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87个,完成78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清零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漫步铜锣山矿山公园,群山与天空交相辉映,独特的矿坑奇景沿铜锣山脉排列,宛如镶嵌在山上的一串串绿宝石。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山。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采取地灾治理、复垦复绿等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打造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文化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23年10月,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

  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是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缩影。2023年,重庆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通过“绿盾行动”整治自然保护地环境问题2118个;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黔江区阿蓬江国家重要湿地、巫山县大昌湖国家重要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累计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2个;初步构建覆盖全市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渐向好。

  做好加减法、打好“组合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4月,西彭工业园区入选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园区拥有重庆市节水型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数字化车间2个,市级无废工厂2家。

  近零碳园区试点是推动重庆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尝试。以试点园区为示范引领,重庆在碳排放管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展开探索,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在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重庆正着力构建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此外,通过改革升级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业企业增加到308家,截至目前,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753万吨。同时,重庆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绿色贷款余额超6800亿元,气候投融资试点入库项目达497个。

  绿色低碳转型,既要做好碳排放减法,又要在服务优质项目上做加法。2023年,重庆环评告知承诺、容缺审批等改革措施集成增效,环评审批时效提速53%,全市审批环评项目2347个、涉及投资3842亿元,助力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体系化建构、数智化赋能

  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标志性成果

  2023年3月,重庆某条河流出现水华现象,河流水质明显下降。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监测预警,遏制该河流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得益于长江上游重点流域星空地一体化遥感综合监测系统。这套系统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依托卫星天眼,构造感知时空网络,结合无人机与地基高光谱设备,实现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时、高效监测。

  数智赋能,生态智治。近年来,重庆通过数智化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目前,重庆已实现水、气、声三大环境要素自动监测,构建完善涵盖145类编目2486项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目录,加快推进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3个重大应用建设。

  未来,重庆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能级,全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一座山峰,绿意盎然。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境内的铜锣山矿山公园,经过多年治理,已蜕变成美丽的生态景区。

  一条大江,奔流不息。2023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一片晴空,天朗气清。2023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连续4年稳定在320天以上,连续6年无重污染天气。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巴渝大地徐徐铺展。2023年以来,重庆严格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一体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为美丽重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走进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和苍翠茂盛的树木。

  作为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开展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高温型SCR烟气脱硝系统改造,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960吨;新建三套烟气脱硫系统,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800吨;采取廊道、堆场全封闭,水泥自动包装、装车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2023年12月,重庆市发布2023年第二批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结果,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A级企业。

  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是重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2023年,重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连续4年获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在治气方面,推广执行治气攻坚八项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纯电动化,新增新能源汽车18.2万辆。

  在治水方面,全市1.8万名河长巡河77万人次,推动实施900余项水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溢流控制及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3%。

  在治土方面,推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程度分级和用途分类管理,修复污染地块24块,提供净地2260亩。

  在治废方面,全域“无废城市”加快建设,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1500余个,发布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17个,锰渣场整治成效显著。

  在治城方面,累计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580个。

  在治乡方面,命名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87个,完成78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清零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漫步铜锣山矿山公园,群山与天空交相辉映,独特的矿坑奇景沿铜锣山脉排列,宛如镶嵌在山上的一串串绿宝石。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山。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采取地灾治理、复垦复绿等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打造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文化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23年10月,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

  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是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缩影。2023年,重庆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通过“绿盾行动”整治自然保护地环境问题2118个;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黔江区阿蓬江国家重要湿地、巫山县大昌湖国家重要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累计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2个;初步构建覆盖全市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渐向好。

  做好加减法、打好“组合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4月,西彭工业园区入选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园区拥有重庆市节水型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数字化车间2个,市级无废工厂2家。

  近零碳园区试点是推动重庆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尝试。以试点园区为示范引领,重庆在碳排放管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展开探索,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在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重庆正着力构建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此外,通过改革升级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业企业增加到308家,截至目前,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753万吨。同时,重庆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绿色贷款余额超6800亿元,气候投融资试点入库项目达497个。

  绿色低碳转型,既要做好碳排放减法,又要在服务优质项目上做加法。2023年,重庆环评告知承诺、容缺审批等改革措施集成增效,环评审批时效提速53%,全市审批环评项目2347个、涉及投资3842亿元,助力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体系化建构、数智化赋能

  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标志性成果

  2023年3月,重庆某条河流出现水华现象,河流水质明显下降。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监测预警,遏制该河流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得益于长江上游重点流域星空地一体化遥感综合监测系统。这套系统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依托卫星天眼,构造感知时空网络,结合无人机与地基高光谱设备,实现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时、高效监测。

  数智赋能,生态智治。近年来,重庆通过数智化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目前,重庆已实现水、气、声三大环境要素自动监测,构建完善涵盖145类编目2486项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目录,加快推进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3个重大应用建设。

  未来,重庆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能级,全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责编:黎奎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龙里油茶生态园迎秋收

  • 甘肃肃南牛羊异地借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这路灯开启时间刚刚好,真是‘无缝对接’啊!”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一家蛋糕店的店主何伟十分疑惑:路灯是咋做到这么准时的?
2024-10-17 05:15
从“制”到“输”、从“储”到“用”,如今,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全新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本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2024-10-17 05:05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2024-10-16 10:59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2024-10-16 10:36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24-10-16 10:35
智慧粮库里,更多的新科技派上用场,让储粮更加绿色安全。
2024-10-16 10:30
10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2024-10-16 05:15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2024-10-16 05:15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意味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24-10-15 04:50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2024-10-15 04:50
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10-15 05:05
我国探月工程在不断书写月球探测新篇章的过程中铸就的探月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富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质。
2024-10-15 05:05
14日16时许,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首趟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满载390吨老挝香蕉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一路向北京市平谷区疾驰,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通道。
2024-10-15 05:05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2024-10-14 09:34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2024-10-14 04:05
如今,不少城市的地下空间别有洞天。
2024-10-1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