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疾控:三月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疾病预防这样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健康·体育 > 正文

重庆疾控:三月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疾病预防这样做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4-03-02 13:45

  3月1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三月健康风险提示。

  重庆疾控提醒,三月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大众外出休闲活动,注意适时调整着装,警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常见的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除新冠、流感外,还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主要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乏力等。近期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较大。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需要重点关注。

  防控措施:

  1.健康出行。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公众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可减少呼吸道病毒传播。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场所和公众场所。

  2.保持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踏春或旅游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证充足睡眠,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积极接种疫苗。对于有疫苗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流感、肺炎球菌、水痘、流腮等,建议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积极按接种要求及时全程接种。

  4.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或者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同时,还要注意科学佩戴口罩,以避免把疾病传播给他人。

  5.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通风消毒,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

  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极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下或经快速汽蒸后仍可存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有时也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常见于幼小儿童、老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若频繁呕吐或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防控措施:

  1.防止病从口入,注意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湿巾以及免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等应深度加工,保证彻底煮熟后食用。

  3.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人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4.及时用含氯消毒剂对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物品表面、用品等严格消毒,清洗消毒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控

  近期,虽全市气温有所回升,但需警惕“倒春寒”!3月我市部分地区仍将受阶段性冷空气影响。公众使用炭火、天然气取暖时需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

  防控措施:

  1.在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盆、煤气灶等取暖、做饭时,注意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室内建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烟道、烟囱有堵塞、裂缝、破损要及时修补。

  2.燃气热水器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请专业人员安装在浴室外空气流通处,使用排烟管将废气排出室外。

  3.在机动车内休息时,不要过久地使用空调,车窗不要关严,且要经常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4.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等症状,应尽快开门开窗通风,脱离危险环境。如发现可疑患者,应在保证个人安全前提下,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 责编:黎奎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