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环境美了 烦恼少了 产业旺了 回乡过年 他们追着村社书记点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图片新闻 > 正文

环境美了 烦恼少了 产业旺了 回乡过年 他们追着村社书记点赞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4-02-26 13:53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陈维灯

  “两三年没回来,镇上和村里变化大哦,政府做了不少好事情呢。”

  “罗书记,你们搞得好,给你们竖大拇指!”

  “双河那个河堤整得安逸,吃了饭就可以去走一转。”

  ……

  春节以来,巴南双河口镇8个村社的书记,时常能从回乡过年的村民口中听到对镇、村工作的称赞。不少村民还特意打电话或登门向村社书记表达感谢。

  “基础设施建设、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搞得不错,说明政府是实打实在做事情的。”双河口镇太坪村村民郭孝忠常年在成都工作生活。正月初二,他特意找到了村党委书记罗之渝,为镇、村工作点赞。

  “感觉像住了新房子,这个事情整得巴适”

  2月9日,大年三十,在外务工的刘灿回到双河口场镇。

巴南双河口镇对场镇建筑进行了外立面改造,街道干净整洁。(受访者供图)

  “一年没回来,家乡变化太大了,差点找不到家门。”下了车,刘灿几乎认不出眼前的场镇,“我记得以前镇上的房子主要是灰色、黑色和白色,大部分外墙都脏兮兮的,还有很多破损,难看得很。”

  如今呈现在刘灿眼前的双河口场镇,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屋外墙是统一的土黄色,整洁、美观,与场镇周边郁郁葱葱的山林相得益彰。

  去年,双河口镇在党建引领联建共建帮扶单位巴南区水利局支持下,针对场镇建筑外立面老损、沿街景观效果不好等问题,对场镇沿线70余栋居民楼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对多处残破墙体进行修缮并绘制乡村振兴主题彩绘。

  刘灿位于场镇上的住宅,外立面也被整饬一新,“感觉像住了新房子,这个事情整得巴适。”

  巴南区水利局还帮扶双河口镇对流经场镇的双河河道进行了整治,整治河道1.4公里,沿河修建了1.9公里人行步道。

  “以前双河河水浑得很,河边也都是杂草,河边走一圈就是一身泥。”驾车回村过年途经场镇,看着整治后的河道,郭孝忠忍不住下车沿河转了一圈,“这个地方以前窄得很,都没得个走路、活动的地方。这个步道一修,安逸得很嘛!”

  “制定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尽力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2月24日,元宵节,双河口镇慕禹社区居民高治均特意找到了社区党总支书记谢伟,“春节前的恳谈会,我还以为是走过场。没想到这次回来一看,我们反映的问题全都解决了,感谢政府。”

  高治均说的“恳谈会”,是双河口镇党委、政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定期、分片区举行的座谈会。参与人员既有镇里的全体领导干部也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区镇人大代表、辖区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村社群众代表。

  “我们把全镇8个村社按地理位置分成羊鹿片区(塘湾村、北隘口村)、太坪片区(临江村、五台村、太坪村、石门村、茶店村)、慕禹社区3个片区,原则上每半年举行一次群众恳谈会。”双河口镇党委书记李丽介绍,恳谈会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收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需求,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现场解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

  春节前,回乡办事的高治均恰好赶上了群众恳谈会。“老城市花园小区里路面破了好多地方,路不好走不说,一落雨还积水,溅得一身都是”“我们住的慕禹街1号1栋,天井里排不出水,一落雨水就到处流”……

  一次群众恳谈会,李丽记录了近20个问题,“会后我们就对问题进行任务分解,制定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尽力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村里产业发展得不错,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月23日,罗之渝又一次接到了村民余明静的电话,咨询村里的产业发展政策。

  春节前,太坪村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在江北区工作的余明静特意回村参加,“我听罗书记介绍了村里‘跑山鸡’产业发展情况,觉得这几年村里产业发展得不错,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也想着回来做点什么。”

  春节期间,趁群众返乡过节,余明静又走访了解了镇里部分村社的产业发展情况,返乡创业的意愿更加强烈。

  不仅是余明静,春节后,罗之渝等村社书记已接待了许多有意愿返乡创业的村民,“这几年村里的产业在集体经济带动下发展得不错。村里也欢迎大家返乡创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会以合资入股等形式进行支持。”

  近年来,双河口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太坪村一期发展跑山鸡500只,塘湾村实现水果产值150万元,北隘口村泡萝卜产业扩能至200吨,塘湾村、茶店村打造了250亩优质李基地,石门村发展“六月雪”梨产业40亩……全镇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超10万元,塘湾村的集体经济收益更是近70万元。

  不仅如此,双河口镇还设立了中国农科院蒋和平教授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团队工作站,确定了“一基地四品牌”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功能农业基地”,着力发展“黄翠梨”“降糖水稻”“松茸菇”“跑山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