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十月的上庄镇,千亩京西稻翻涌着金色波浪。当最后一缕晚霞融入稻海,为期两天的“刹那·稻田音乐季”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启幕。这场以“稻田×自然疗愈”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独特的秋日体验,更展现了上庄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精心策划 打造农文旅新名片
音乐季选址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将舞台巧妙嵌入千亩稻田之中,打破了传统演出空间的界限。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曳,与远山、夕阳构成天然画卷,为演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背景。活动汇聚了唐朝老五刘义军、藏地天籁央吉玛、热西·才让旦等十余位音乐人,从摇滚到民谣,从世界音乐到古典弦乐,多元艺术形式在稻浪间交织共鸣,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超越听觉的五感艺术盛宴。
太极鼓团队HiiKO以刚柔并济的击奏技法,将传统太极韵味融入现代鼓乐艺术。鼓声时而如细雨润物,时而似惊雷破空,在稻田上空激荡起阵阵声浪。每一记鼓点都精准敲击在观众心弦,展现东方美学的力与美。
雪山歌者贡秋卓玛与华青多杰联袂献声,将藏地天籁洒向金色稻浪。贡秋卓玛的嗓音澄澈如雪山清泉,华青多杰的低音吟诵深沉似山谷回响。二人声线交织,构筑起通往雪域秘境的声音天梯,令听众沉醉其中。
马嘉以古老萨满韵律唤醒草原之魂,喉音艺术与民族唱腔在稻田间回荡。他的演唱既保留着游牧民族的原始野性,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审美。每个音符都仿佛带着青草与远风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吕乐携手小冈、山女带来跨界音乐对话,将多种民族乐器创新融合。笛声清越,琴音悠扬,人声空灵,三者此起彼伏相得益彰。他们的表演打破传统边界,在稻浪间勾勒出一幅流动的音画长卷。
治愈系歌手魏雪漫用温暖声线抚慰心灵,她的歌声如同秋日暖阳照进心田。每句歌词都饱含情感张力,在简单旋律中传递深刻人生体悟。观众在歌声中闭目静听,完成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灵魂歌者热西·才让旦的吟唱直抵人心,被誉为“心灵良药”的嗓音在稻田上空回荡。他的每个音符都承载着高原的古老智慧,引导听众回归生命本真。观众在歌声中卸下疲惫,获得前所未有的心灵慰藉。
摇滚传奇唐朝老五刘义军拨动琴弦,经典吉他solo划破秋日长空。灼热的摇滚旋律与金色稻浪激烈碰撞,唤醒每个人内心的激情。琴声在田野间自由奔涌,诠释着摇滚精神与自然之力的完美融合。
蒙古大象乐队将草原风情进行现代表达,马头琴的苍凉与现代乐器的炽烈交相辉映。他们的音乐既保留着游牧民族的豪迈气概,又充满时代气息。乐声在稻田上空奔腾,仿佛万马驰过草原。
民谣歌手张荡荡怀抱木吉他,用质朴歌声讲述生活故事。他的歌词简单却深刻,旋律清新而动人。在沙沙稻浪的伴奏下,每个音符都化作秋日私语,轻轻叩击着听众的心扉。
全能音乐人严晴带来多元风格演绎,从电子律动到抒情吟唱收放自如。她的表演充满艺术感染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如穿梭。舞台上的她与稻田夜景相映成趣,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本次活动突破单一演出模式,创新打造“五感沉浸”体验空间。在主副舞台交替演出的同时,艺术市集汇聚三十余家优质摊位,原创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琳琅满目;艺术工作坊开设扎染、陶艺等体验课程;疗愈工坊提供身心放松服务;放空区铺设草坪野餐垫、吊床与阅读角,全方位满足市民多元需求。压轴节目《天问·Lumen Naturae》将“中国天眼”FAST科研成果与电音艺术融合,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对话。
文旅联动 构建发展新格局
音乐季是上庄镇“一线两核多点”文化体系的生动实践。活动以稻香小镇为核心,串联纳兰家祠、东岳庙等文化节点,将京西稻收割体验、非遗皮影戏、曹氏风筝制作等互动项目有机融入,形成了“音乐+农耕+非遗”的复合型文旅场景。通过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联合当地非遗机构、餐饮企业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构建起“赏音乐、品美食、探非遗”的立体体验链,有效激活了区域文旅资源。
一直以来,上庄镇持续拓展农文旅融合深度,开发更多沉浸式、互动式文化体验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文旅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优化游客体验;加强区域联动发展,主动融入故宫北院、海淀大悦城等周边文化消费圈,构建更加丰富的文旅区域,通过持续创新和精心打造,努力将上庄建设成为海淀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域,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