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数字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银发群体的“数字鸿沟”亟待弥合。近日,北京市史家小学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开展了一项聚焦数字助老的公益项目——“数字相伴,温暖同行”,探索以少年之力推动科技适老,构建社区友好型智能环境的创新实践路径。
项目由指导教师索皎莉带领,学生刘泓毅、徐桐恩、王霈瑄、刘允中、徐佳原、闫语希共同组成服务小队,在“调研——共创——服务”的主线引导下,深入史家社区、光华里社区等地,了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操作障碍与信息焦虑。
围绕社区调研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项目团队精心设计了大字版操作手册、AI语音扫码讲解、数字人教学视频等适老化学习工具,帮助长者掌握手机挂号、扫码支付、防诈骗识别等关键技能,提升智能生活的获得感与安全感。在线下服务的基础上,团队还创建了公众号,持续发布科普推文,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内容+服务”一体协同,让老年人随时随地获得科技帮助。
项目不仅回应了老年人现实需求,更激发了少先队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孩子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真正理解了科技向善的价值内涵。
史家小学以“数字助老”为切口,将服务学习课程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是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变的有益探索,为中小学生参与社会治理、践行“五育并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董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