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城市规划治理大模型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城市规划治理大模型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光明网2024-07-23 09:39

  7月5日,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市国土空间大数据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清华海峡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十余家单位协办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城市规划治理大模型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廖正昕主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陶志红,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海琛、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楠森以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致开幕致辞。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规划领域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参与,围绕AI大模型赋能城市规划治理的理论方法、实践应用以及机制建设等相关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城市规划治理大模型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钮心毅、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智谱AI)总裁王绍兰、百度智能交通行业总监杜泽、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文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黄铎等六位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AI大模型如何赋能城市规划治理的理论方法、实际应用以及机制建设等重要议题。

  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副总师、数字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张晓东先生主持,邀请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甄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龙瀛、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欧阳汉峰、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主任王芙蓉、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鸿辉、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昊以及腾讯研究院智慧城市资深专家王鹏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机构与企业多方专家共同参与了圆桌对话讨论,分享观点精彩纷呈。以“规划治理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探讨”、“规划治理大模型建设的技术路径”以及“‘城悟’规划大模型的交互探讨”为主题,协同产、学、研各方探讨了大模型技术推动城市规划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提供了前沿、创新和深度的思考。

  此次“城市规划治理大模型专题研讨会”紧扣数字经济大会“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的主题,其成功举办不仅为政府管理者、专家学者和业内从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共同平台,促进了交流与经验分享,也对国土空间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具有深远的意义。论坛不仅仅是一个聚集各方智慧的平台,更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全面应用的桥梁。通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这次会议为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作者:王丽媛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谈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不能否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未解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5-02-06 09:23
我们知道,光速是人类已知的速度极限。1秒时间里,光可以穿越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半;而在1阿秒内,光只能传播0.3纳米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两个硅原子的长度。
2025-02-06 09:22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
2025-02-06 09:49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研究人员指出,数千个这样的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连接,从而创建具有巨大处理能力的大型量子计算机。为了验证这一理念,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由四个服务器机架组成的原型系统。
2025-02-06 09:35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而今,创新的火炬已经点燃,当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星河,声声号角激荡起创新浪潮,当信心之帆迎风鼓满,东方大国必将驶向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2025-02-06 09:29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