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机器化学家”2.0版来啦!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大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机器化学家”2.0版来啦!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大举办

来源:合新闻2025-09-28 09:59

  9月20日,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举办。会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技术规范与《机器化学家系统2.0版》发布,为推动科研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深度融合树立了重要里程碑。

“机器化学家”2.0版来啦!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大举办

  中国科大江俊教授现场发布《机器化学家系统2.0版》。

  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技术规范发布

  本次大会以“书同文、车同轨:智能标准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的顶尖专家齐聚合肥,共话智能科学生态的建设与未来发展。

  “我们正迎来从实验室探索走向标准规范,从技术集成走向生态共融的关键窗口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在会上表示,构建统一标准体系和系统框架,已成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的最重要的关键抓手。

  为推动物质科学研究范式和组织形态的革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智能物质科学领域的国内优势单位,于2023年9月共同成立了“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该联盟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智能科学家生态,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鼓励成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促进成员间的合作,为智能物质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和动力。

  活动现场,包括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在内的37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正式加入“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技术规范同台发布。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技术规范的发布将为构建统一、高效、可复制的智能科研基础措施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助力科研体系从可用迈向好用,从互通走向共建。

“机器化学家”2.0版来啦!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大举办

  《智能科学家系统的标准化之路》圆桌讨论。

  “机器化学家系统”再升级

  此次大会,中国科大江俊教授现场发布了《机器化学家系统2.0版》,展示智能科研平台的最新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2021年,中国科大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2024年,“机器化学家系统1.2版”发布。如今升级2.0版的“机器化学家”在自主阅读、精准实验的基础上可实现对设计方案的自动分析迭代,大规模的云端互联让该系统有望在更广阔的领域助力科学家进行智慧化科研探索。

  “我们团队的成员开玩笑称机器化学家为硅基牛马。”江俊表示,化学研究走向“精准化”是实现高效、环保、低能耗化学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化学研究深度依赖于“试错法”,大量中间过程细节不明,精准调控难以实现。“机器化学家”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实验,完整记录实验过程数据,从数百万个候选组合中自主寻找出最优解,极大地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会上,大模型驱动的科研智能体及其配套的机器化学家指令集、接口函数、操作系统、科研模板库全球首次发布,全部免费开源。“这背后其实是建立生态体系的努力,我们全球免费开源下载,这就使得大家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书同文、车同轨’,共同迈向智能科研的新时代。”江俊说。

  未来,“机器化学家”以AI助力科研这一成功模式还将在全国各科研领域进行推广,我们有望在更多实验室看到“机器化学家”忙碌的身影。

  合报学在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新闻记者 谢蕾

  图片由校方提供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