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湿”意盎然的江淮生态画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湿”意盎然的江淮生态画卷

来源:央广网2024-12-06 14:27

  央广网合肥12月5日消息(记者周然 徐鹏 赵家慧鲍玉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作为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初步建成以重要湿地为主体,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和其他保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濒危“稀客”在皖落户

  初冬时节,位于安徽蚌埠的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6000亩原生态的芦苇荡里生机勃勃,其间不时有惊鸟飞起。由于湿地生态得到持续改变,每到了这个季节,大批的候鸟会经此过冬。

  陈永胜正在观鸟(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从2017年开始,我就来到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做鸟类监测。”在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鸟类监测员陈永胜的镜头里,这些年出现的鸟类种类越来越多。他也成了半个鸟类专家。他告诉记者,至今为止,三汊河监测到的鸟类有189种。其中,光东方白鹳、黄胸鹀等国家一级鸟类就有4种。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的飞鸟(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801.5公顷,湿地面积529.6公顷,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平原沼泽型草本湿地,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积极修复湿地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繁衍栖息之地,让湿地区域内动植物资源日渐丰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据湿地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安徽唯一的芦苇草本湿地,这里数千亩的芦苇荡世界濒危鸟类——震旦鸦雀提供了优越栖息环境。“现在,其种群数量已从最开始的几十只发展到现今的1000多只。”

  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乐园

  连日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群的候鸟沐浴在落日余晖中,为冬意渐浓的升金湖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圩口统一管理为候鸟扩大了觅食区(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通过监测,目前升金湖已经有多种突破一万只的越冬候鸟,包括豆雁、白额雁、白琵鹭、小天鹅、反嘴鹬等。”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科长宋昀微告诉记者。

  升金湖保护区总面积3.3万余公顷,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大型水禽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处在全球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通道上。

  2021年以来,每年保护区内的越冬候鸟总数基本稳定在8—10万只,值得一提的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珍稀物种到来的数量明显增加。

  升金湖保护区智慧监管平台可视化展示系统(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为了促进升金湖湖泊的生态修复,我们在升金湖周边设计12个片区,分别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来促进湖泊的生态恢复速度,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不同类型的食物资源,保障候鸟的越冬安全。”宋昀微说。

  截至目前,安徽全省省级重要湿地 59 处,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18 处、湿地公园 57 处,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的湖泊湿地和候鸟重要栖息地,湿地保护率达 52.6%。水清岸绿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生机盎然的稻田……这样的图景,让人心旷神怡,在江淮大地正徐徐铺开。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3天!

  • 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